我是咚咚喵

愛說話的動物實在是太好玩了!

本期動物科普

我們60秒走近會說話的長頸鹿!

咚咚喵蹲在長頸鹿的圍欄外,仰著脖子看著這位高挑的“大個子”。咚咚喵:“你脖子這么長,低頭喝水不累嗎?”

長頸鹿低頭,看了下咚咚喵:“你沒聽全紅嬋說嗎?誰不累啊!不過我有這么長的脖子,就要用力撐住啊。”

咚咚喵:“那你們是為了摘樹頂的葉子才長成這樣的?”長頸鹿緩緩伸長了脖子,啃了一口葉子:“聰明,樹頂的嫩葉才夠味兒。”

長頸鹿是動物園的耀眼明星之一。

它們以修長的脖子和優雅的步態聞名。

它們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稀樹草原和開闊的森林邊緣。

長頸鹿的脖子不僅方便它們從高處啃食樹葉,還幫助它們在草原上遠距離觀察潛在的威脅。

咚咚喵看著長頸鹿的長腿問:“你們走路不會摔跤嗎?”

長頸鹿輕輕邁步,說:“習慣了,摔跤得都成專家了。”

咚咚喵:“那你們這么高,害怕個子矮的嗎?”長頸鹿咽下一片葉子:“不怕,矮的追不上我們。”

長頸鹿是生態系統中的“高空園丁”,它們吃掉大量樹葉,間接促進了植物的修復與新陳代謝。

同時,它們獨特的體型和花紋讓它們成為野生動物保護和研究的重點對象。

有一次,咚咚喵好奇地問長頸鹿:“你們這么高,會不會有種優越感?”長頸鹿低頭瞅了一眼咚咚喵:“優越感倒是你們這些矮貓臆想的,大家都是地球動物。倒是我的脖子得經常保養。”

咚咚喵:“保養脖子?怎么保養?”長頸鹿:“多吃樹葉,脖子就舒服。”

咚咚喵:“行吧,看來高個子也有自己的煩惱和運動方式。”

科普知識看我的

1.長頸鹿脖子雖長,卻沒有多余的脊椎骨。

長頸鹿和其他哺乳動物的脊椎數量一樣,都是七塊。但長頸鹿的每塊脊椎骨都異常長,且頸椎骨骼內部有較多空腔,在保證骨骼強度的同時還減輕了重量。長頸鹿頸椎之間的關節靈活,頸部肌肉特別發達,這些特征使它們能夠輕松啃食樹頂的嫩葉,避開其他動物的競爭。長脖子不僅幫助它們進食,還能讓它們在草原上遠距離觀察天敵,增加生存機會。

2.長頸鹿用“交替行走”的方式走動。

長頸鹿的步伐非常獨特,它們以“交替行走”的方式移動,即前后腿一側同時邁步,另一側的前后腿也同時邁步。這種行走方式讓它們能在廣袤的草原上迅速移動。由于長頸鹿腿長,他們走起路來看起來優雅、緩慢,但是速度實際很快。

3.長頸鹿的舌頭使它們靈活摘取樹葉。

長頸鹿的舌頭長達50厘米,并且呈藍色,這種顏色幫助它們在陽光下保護舌頭免受曬傷。它們能夠靈活地用舌頭抓取樹葉,甚至能繞過樹枝快速摘取食物,表現出極高的靈活性。

審核專家: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系副教授張妮婭

出品:咚咚喵

來源: 咚咚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