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石家莊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石家莊市社會心理學會承辦的科技周心理科普活動——“心理賦能,助力和諧校園建設”心理講座在欒城區河北新東方烹飪技工學校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講座采用線下講座+線上轉播形式,線下師生代表約270人,線上332人聽取了本次講座。講座由河北師范大學社會心理學碩士生導師牧新義教授和石家莊市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郝志英兩位專家擔任主講。

針對職校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技術學習中多見的心理問題和困惑,郝志英老師從發展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等角度,向同學們講解如何客觀認識自己、讀懂自己,進而做到關愛自己、悅納自己。在“讀懂自己”環節,郝老師向孩子們闡釋了壓力的概念。她告訴孩子們,壓力是客觀存在的,有著推動自身行為的動力作用,懂得與適度的壓力共存能更好地促進自己的成長。在“懂得悅納自己”環節,郝志英老師向孩子們講解了覺察并識別自身情緒的方法以及如何應用ABCDE模型、“54321正念練習”等心理學技術來自行調整情緒。

針對孩子們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困惑,郝志英老師為孩子們進行了心理賦能,充分肯定了孩子們所學所能,鼓勵孩子們練好廚藝,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老師的肯定和鼓勵為孩子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孩子們邊聽邊記筆記。

從青春期開始,學生們的人際關系問題就日益凸顯,針對比較常見的人際關系問題,牧教授從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入手,教導孩子們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怎么有效溝通,怎么處理分歧等。為了避免傷害,老師特別強調在交往中注意識別交往對象,要有辨別力,在有效甄別下交到能互相支持、相互促進、安全且有邊界的友誼。牧教授在講解完成后帶著學生們做了一個互動游戲,引導他們在游戲中體驗構建人際關系的過程。牧教授詼諧幽默的講解,引來同學們陣陣歡笑。

講座的最后,學會老師建議大家在課余時間適當學習心理學理論,堅持運用心理學技術來調整自身情緒、釋放自身潛能。本次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我們期待通過持續的公益心理健康知識科普,提升社會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提高大眾的心理健康素養和水平。

來源: 心理應急服務隊河北省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