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胸佛法僧 —— 又一個洲際沙漠遷徙冠軍
Roller (Coracias garrulus) - another intercontinental migrant champion in the desert
馬鳴,楊宏亮(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烏魯木齊)
Ma Ming, Yang Hongliang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rumqi, 830011, Xinjiang, China)
藍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在中國僅分布至新疆,屬于特有種。關于其繁殖、覓食行為、遷徙及越冬,都是研究空白。
6月27日(星期五),我們冒著瓢潑大雨(暴雨),前往天山以北、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緣的兵團第八師132團和133團,尋找一只攜帶衛星跟蹤器的藍胸佛法僧,名稱和編號為 Rory_284727。
據 Dr.Jessica Wilmot(BirdLife South Africa)來電說,羅立(Rory)來自南非,這個春天遷徙飛行了68天,走走停停,飛行距離達到13500多公里。
顯然,羅立(Rory)比其他藍胸佛法僧遲到了一個多月。衛星軌跡顯示,6月上中旬,它還在博爾塔拉自治州境內滯留。6月15日繼續向東飛行(遷徙)了200多公里,才抵達我們現在觀察的繁殖地沙灣縣,也有可能就是它的出生地——第一故鄉。
6月28日(星期六),北京時間早 6 點起床,簡單早餐,我們6:30分出發(太陽初升)。7:30 驅車到達巢區,衛星軌跡顯示這里是羅立(Rory)活動的密集區。
荒野一片寂靜,可以聽到幼鳥的叫聲,在農田和沙丘之間,親鳥忙碌地尋找食物和育雛。
一片長和寬為 6x1 千米的沙丘,布滿了枯死的梭梭。地面上蝗蟲(螞蚱)非常之多,還有快步麻蜥和老鼠(洞),這些都是佛法僧的食物。
我們拍攝了一整天,遇到20-30只藍胸佛法僧,在沙丘上捕捉螞蚱,沒有找到羅立(Rory)。
顯然,羅立(Rory)的活動范圍比較大,方圓5公里范圍,約100平方公里。因為它到達比較晚,只有10天時間,到處看看,游手好閑,可能沒有心思參與繁殖。
6月29日(星期天),晴,20-30°C,風和日麗。雖然,前兩天出師不利,也不愿意放棄。夜里只睡了二三個小時,討論工作計劃,徹夜不寐。
上午,北京時間 9:16(當地時間不到7:16),終于在一個巢穴附近拍攝到羅立(Rory)。
首先看到纖細的金屬天線,而衛星跟蹤器比較精致,背在背上,幾乎看不見(照片)。
藍胸佛法僧喜歡站立在禿樹梢和電線上,居高臨下,容易捕捉地面上的昆蟲或蜥蜴。
仔細觀察,早晚有兩個育雛喂食(覓食)的高峰期,主要食物為螞蚱(蝗蟲),可能雛鳥還比較小,食物也很小。
我這兩三天只拍攝了不到一千張照片。下面精選一些圖片,以饗讀者。
藍胸佛法僧體型大小如同烏鴉,色彩艷麗(馬鳴 攝)
藍胸佛法僧的棲息地,遠處是沙漠和農田,近前是水渠、草地和林帶(馬鳴 攝)
藍胸佛法僧喜歡落在電線上,注意嘴里有昆蟲,正在育雛(馬鳴 攝)
羅立(Rory),注意看背部的纖細的天線,長度幾乎等于體長,可能會影響羅立進洞(馬鳴 攝)
當地正是棉花地蟲災泛濫的時期,無人機滅蟲,同時也給育雛中的鳥類帶來巨大的威脅(馬鳴 攝)
來自南非,遷徙飛行的冠軍 —— 羅立(Rory),落在第三個位置,注意背部很小的衛星跟蹤器,幾乎看不清楚,一個特別小的白點(馬鳴 攝)
2014-2025年,近10年 藍胸佛法僧 種群數量分布及月變化趨勢圖,可見其(1)分布區域僅限于中國西部的新疆;(2)夏候鳥,最早在4月底5月初到達新疆,8-9月離開中國 (參閱:中國觀鳥記錄中心)
正在育雛的藍胸佛法僧,人工巢箱內有4只雛鳥(MADARLES 截屏)
約11米高的柳樹下面,一只藍胸佛法僧從樹洞里飛出,6-7月正在育雛期(馬鳴 攝)
喜鵲與佛法僧對峙(馬鳴 攝)。我們猜測藍胸佛法僧在繁殖地的競爭者、天敵、合作者有:啄木鳥、黃喉蜂虎、長耳鸮、西紅角鸮、黃爪隼、紅隼、喜鵲、寒鴉、紫翅椋鳥等。當然,當地的幾種蛇、亞洲野貓、獾子、鼬和其他各種猛禽都可能威脅到卵和幼鳥。
綠色是農田或綠洲,褐黃色是沙丘。據 Dr.Jessica Wilmot(BirdLife South Africa)發來的衛星跟蹤信息,羅立(Rory)來自南非,這個春天遷徙飛行了68天,飛行距離達13500多公里。6月下旬,羅立(Rory)在新疆兵團第八師一三二團下野地墾區徘徊,活動范圍達100平方千米,方圓5千米四處游蕩,沒有規律,極難尋找(特別感謝國際鳥盟 BirdLife South Africa 提供資料)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黃喉蜂虎、崖沙燕、藍胸佛法僧等鳥類的集群繁殖洞穴(馬鳴 攝)
藍胸佛法僧在沙洞中繁殖育雛,參閱:想入非非 昌吉日報_20250627
高高在上的兩只藍胸佛法僧(馬鳴 攝)
==========================
參考文獻(References)
MaMing. 2011. A checklis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irds in Xinjiang. Beijing: Science Press, 1-224.
MaMing. 2011. Status of the Xinjiang Ground Jay: population, breeding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Chinese Birds, 2(1): 59–62.
Ma Ming. 2013. Government-sponsored falconry practices, rodenticides, and land development jeopardize Golden Eagles (Aquila chrysaetos) in western China. Journal of Raptor Research, 47 (1):76-79.
Ma Ming, Jinqing Ding, Hong Guo, Yahui Huang, Zhengxue Zhang, Xinbao Li. 2013. Seven new ornithological records for Xinjiang province, China, and notes on some alien species. BirdingASIA, 19:100-103.
MaMing et al. 2023. Nest Structure of European Bee Eater in North Xinjiang and a List of Neighbor Species. 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42(5): 526 - 532.
馬鳴、巴吐爾汗、戴昆. 1993. 白尾海鵰(Haliaeetus albicilla )的食譜. 野生動物(1):35-36.
馬鳴. 1994. 黑鸛(Ciconia nigra)在塔里木盆地的分布與繁殖(英文). 中國水鳥研究(陸健健等編).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5-23.
馬鳴. 1995. 新疆鳥類簡介. 臺北: 捷生顧問有限公司出版, 1-121.
馬鳴. 1997. 阿勒泰山金塔斯草原自然保護區的動物類型. 新疆環境保護,19(1):58-61,80.
李都、馬鳴、袁國映 等. 2000. 中國新疆野生動物(Wildlife in Xinjiang, China)。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268.
馬鳴,2001,新疆野生動物的保護問題。干旱區地理,24(1):47-51.
谷景和,阿爾太,馬鳴等. 2004. 新疆阿爾泰山兩河源考察報告. 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1-273.
王岐山,馬鳴,高育仁(主編). 2006. 中國動物志(鳥綱,第五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644.
馬鳴. 2010. 鳥類“東擴”現象與地理分布格局變遷——以入侵種歐金翅和家八哥為例. 干旱區地理, 33(4):540-546.
馬鳴,克德爾汗.巴亞恒,李飛,胡寶文,吳加清,馬爾科姆.道格拉斯,高翔,熱合曼.阿曼江,陳瑩,梅宇,丁鵬. 2010. 新疆艾比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鳥類清單及秋季遷徙數量統計. 四川動物, 29(6): 912-918.
馬鳴. 2011. 新疆鳥類分布名錄(第二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 1-244.
馬鳴,李都,胡紅英,邢睿 等. 2016. 新疆野生動物圖覽. 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1-264.
王述潮, 馬鳴. 2019. 衛星跟蹤獵隼失聯案例分析. 動物學雜志,54(1):1-7.
熊嘉武 主編,副主編:海鷹,馬鳴 等. 2019. 新疆阿爾泰山山地綜合科學考察.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586.
邢蓮蓮,楊貴生,馬鳴. 2020. 中國草原與荒漠鳥類. 中國野生鳥類系列叢書(第四部).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579.
馬鳴,陳文杰,李都 等. 2022. 鳥類對新疆農區的危害評估與預防探討. 動物學雜志,57(1):19-28.
來源: 馬鳴風蕭蕭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