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句容的西南一隅,有一座宛如大地遺落的紅寶石般的山巒——赤山。這座山不僅以獨特的類“丹霞地貌”令人稱奇,更承載著跨越數(shù)千萬年的歷史與文化,等待著人們?nèi)ソ议_它神秘的面紗。
赤山的形成,源于數(shù)百萬年前的一場熾熱狂歡。熔巖沖破地表,肆意流淌,待歲月冷卻,火山灰覆蓋四周,為山體披上了一層鮮紅的外衣,赤山之名由此而來。

它還有丹山、赭山、絳巖山等別稱,每一個名字都像是一個古老的符號,訴說著它的過往。赤山不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歷史文化的寶庫。

聞名四方的古金陵美景之一“赤山映雪”,美得令人心醉。當(dāng)皚皚白雪覆蓋在赤紅色的山體上,紅白相映,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畫,留下大量絕美的影像。

從地質(zhì)學(xué)的角度看,赤山出露的紅色砂巖,屬于赤山組地質(zhì)層。這種紅色砂巖結(jié)構(gòu)疏松,極易破碎,其成分包含石英、長石等多種礦物,見證了地球滄海桑田的變遷。

赤山還是江南最大的死火山之一,與方山同屬一個時代,雖火山活動早已停止,但它獨特的地質(zhì)構(gòu)造,依然吸引著眾多地質(zhì)愛好者前來探索。

赤山腳下的赤山湖,同樣魅力非凡。作為秦淮河上游的大型湖泊,這里是句容的魚米之鄉(xiāng)、西南糧倉。漁家有諺語云:“漲水魚,退水蝦,不漲不退捕毛花。”無論水域條件如何變化,赤山湖都慷慨地滋養(yǎng)著周邊的人們。

如今,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已成為南京都市圈的“生態(tài)綠腎”,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眾多珍稀鳥類在此棲息繁衍。

如此風(fēng)光旖旎的赤山 下次路過的時候

別忘了為它駐足一會兒

來源: 赤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