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過冬如過關,冬季氣候寒冷,對很多疾病患者極其不友好,春、秋季節,由于過敏原較多或氣溫變化較大也是哮喘容易急性發作的季節,到了夏天就一切OK了嗎?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加上夏季的天氣特點,夏季哮喘發作也時有發生,甚至有威脅生命的嚴重發作,因此不能掉以輕心。
一、盤點夏季哮喘發作的原因
1、室內外溫差大
夏季天氣炎熱,人們普遍使用空調來保持室內涼爽,這就導致室內外溫差過大,成為夏季哮喘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哮喘患者的呼吸道較為敏感,這種溫差變化會刺激呼吸道,容易誘發哮喘發作
2、過敏原增多
花粉:隨著溫度升高、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植物生長加快,開花早,花粉數量增加,花粉季變長,花粉本身的“過敏性”也在變得更強。氣候變化還讓一些本來不在本地生長的植物擴散到新地區,帶來了新的過敏威脅。污染物還能附著在花粉表面,改變花粉的結構,使它們更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從而引發哮喘發作。雷暴天氣發生時,強風會將花粉卷揚到空氣中,并且使花粉顆粒破碎成更小的微粒,更容易被人體吸入呼吸道,引發雷暴哮喘。
真菌: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如暴雨、洪水,使室內外真菌迅速滋生;颶風過后,家中墻體、地毯、空調系統里容易滋生大量霉菌,空氣中的孢子濃度極高。這些孢子能引發或加重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
3、氣壓偏低和空氣污染
夏季天氣炎熱,氣壓相對較低,會影響人們的正常呼吸,從而誘發哮喘。此外,夏季無風的環境會加重空氣污染,使得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增多,這些病原體入侵人體后也會誘發哮喘
4、環境潮濕
夏季濕度大,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霉菌和螨蟲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同樣是哮喘的誘因。春夏交替時,空氣濕度逐漸上升,哮喘患者如果不注意保持室內干燥,就容易受到霉菌等過敏原的影響
5、呼吸道感染
空調環境密閉,空氣流通不暢,增加了病毒和細菌傳播的風險,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從而誘發哮喘急性發作。
6、運動誘發
夏季戶外活動增加,劇烈運動可能導致運動性哮喘,表現為運動后出現喘息、氣短等癥狀
7、營養供給不足
夏季人體新陳代謝速度加快,如果不注意營養補充,容易出現營養不足的現象。營養供給不足會導致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進而容易受到病毒或致敏原的刺激,誘發哮喘。
二、針對夏季哮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科學規范藥物治療
首先,哮喘的控制治療是長期的,目標是達到哮喘癥狀的良好控制,維持正常的活動水平,同時盡可能減少急性發作。
夏季控制好,更有利于秋季病情穩定
美國納入近40萬哮喘患者的研究顯示,夏季持續進行哮喘控制治療(吸入糖皮質激素聯合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的患者,其秋冬季哮喘發作的頻率、嚴重程度,遠低于未規范控制治療者。
因此,哮喘患者要遵醫囑長期、規范使用藥物,不能隨意停藥、減藥;一旦出現哮喘癥狀發作,加用緩解藥物(速效支氣管擴張劑),并及時就診,由醫生評估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即便治療后好像完全恢復正常了,仍不能停藥,要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品種、劑量等;
2、環境控制:
合理使用空調:避免將空調溫度設置過低,減少室內外溫差。定期清洗空調濾網,防止灰塵和細菌滋生。
保持室內濕度:使用除濕機或空調調節室內濕度,保持在40%-60%之間,避免濕度過高或過低。
減少過敏原接觸:保持室內清潔,定期清潔床上用品、地板、窗簾等,減少塵螨、花粉等過敏原的滋生。外出時戴口罩,減少花粉進入呼吸道的機會。
3、生活方式調整
適度運動:適量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但需避免劇烈運動誘發哮喘。夏季建議選擇清晨或傍晚時段進行低強度鍛煉,如游泳、太極拳、瑜伽、快步走等。
夏季飲食不要貪涼
不要一次性進食較多冷飲、冰啤酒、冰西瓜等食物,這樣會導致體內溫度下降,容易誘發哮喘發作。不吃不潔食物,多飲水。
4、情緒管理
情緒波動可能誘發哮喘發作,因此患者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緊張或焦慮。必要時可配合柴胡疏肝散等中藥調理肝氣郁結。
5、預防呼吸道感染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容易出汗,免疫力相對下降。患者應注意防暑降溫,避免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因為感染往往是哮喘發作的重要誘因。
6、暑期外出旅游應做好準備
暑期出游,會大大增加增加接觸植物、動物等過敏原或物理、化學等刺激物的機會,因此,哮喘患者外出旅游度假前,可請醫生評估哮喘控制水平、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了解、掌握并備有急性發作時的緩解治療藥物。
7、中醫調理
中醫認為哮喘的發作與“伏痰”有關,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冬病夏治”
穴位貼敷”:比如天突、膻中、定喘、肺俞等
穴位按摩“:比如天突、定喘兩個穴位。
中藥調理:比如靈芝補肺顆粒等。
來源: 魏春華醫生工作室原創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