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妙趣橫生的茶文化科普研學課程在天目湖山水園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開啟,吸引了眾多學生參與,為他們帶來一場充滿趣味與知識的茶文化探索之旅。

天目湖山水園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全國研學旅行基地、全國科普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基地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茶文化資源,中國茶島百畝茶園、中國茶文化苑、天下白茶館,為茶文化科普研學提供了絕佳的環境。本次茶文化科普研學課程以 “清聞茶香千年,滋潤美好心靈” 為主題,將傳統茶文化知識與趣味實踐活動巧妙融合。在課程內容設置上,處處彰顯趣味性。

踏入 “傳統茶文化知識科普課程”,仿佛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冒險。講師化身為 “歷史導游”,講述著中國茶文化起源的神秘故事,帶著學生們在各朝代的茶文化長河中暢游。從茶的種植技術變革,到飲茶方式如同變魔術般的演變,再到茶文化與詩詞書畫的奇妙 “聯姻”,每一個知識點都像一個有趣的謎團,等待學生們去解開。當提及茶文化在國內外的傳播路線時,學生們就像跟隨探險家的腳步,探索著茶文化如何漂洋過海,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茶葉種植與栽培科普課程” 則是一場親近自然的趣味體驗。學生們走進茶園,如同進入一個綠色的童話世界。在這里,茶樹不再是普通的植物,它們的根、莖、葉、花、果都成了有趣的探索對象。茶農伯伯生動地講解著茶樹的生長習性,學生們聽著茶樹像個 “嬌寶寶”,喜溫暖濕潤、怕寒冷干燥,對光照和土壤酸堿度有著獨特要求,都不禁露出好奇的神情。在茶園規劃與建設環節,學生們紛紛化身 “小小規劃師”,思考著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對茶園的影響,還親手參與茶樹種植,體驗勞動的樂趣。

“茶葉加工工藝科普課程” 充滿了驚喜與新奇。走進茶葉制作工坊,機器炒茶的轟鳴聲仿佛是一場工業交響曲。學生們睜大眼睛,好奇地觀察著機器制茶的流程,聽著師傅講解機器炒茶的工作原理,不時發出驚嘆聲。而手工制茶環節更是將課程的趣味性拉滿,制茶師傅現場展示攤晾、殺青、揉茶、提香、烘干等傳統工藝,學生們躍躍欲試。當他們親手參與炒茶,感受著茶葉在手中的變化,聞著那陣陣茶香,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茶葉品鑒與茶藝科普課程” 則是優雅與趣味并存。專業茶藝師如同優雅的舞者,展示著茶藝表演的規范動作,溫壺、溫杯、置茶、注水、出湯、奉茶,每一個動作都充滿詩意。學生們模仿著茶藝師的動作,在茶香裊裊中感受著傳統茶藝的魅力。在學習茶禮文化時,學生們也變得彬彬有禮,體驗著入座禮儀、敬茶禮儀、謝茶禮儀帶來的樂趣。

在教學方法上,課程也充滿了趣味性。實地教學法讓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茶園、工坊和展館,親身體驗茶文化的魅力;示范與模仿教學法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茶藝和制茶技巧;啟發式教學法通過有趣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案例分析法則讓學生們從實際案例中學習,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此次茶文化科普研學課程,不僅讓學生們在趣味中學習到豐富的茶文化知識,為學生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窗口,還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一位參與課程的學生開心地說:“這是我上過最有趣的課,原來茶文化這么有意思,我還學會了泡茶,回家要給爸爸媽媽表演!”未來,天目湖-南山竹海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將繼續優化課程,為更多學生提供深入體驗茶文化的機會,讓千年茶香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彩。

來源: 華聲晨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