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勝”一詞最早在《山海經》中,作為古老神話中西王母頭上的飾物出現的。后代指女性頭上華美飾品。

戴勝鳥,因頭頂羽冠酷似女子頭戴的華美飾品而得名。屬犀鳥目,別名臭咕咕、屎咕咕。以鳳冠狀羽冠、嘴形細長下彎、翅短圓、尾近方形為典型特征。在全球廣泛分布,中國境內,除青藏高原外,均有分布。被列為我國三有保護動物

圖源:pexels

戴勝體長19-32厘米,翼展42-46厘米,體重55-80克。頭腹部是棕紅色或者淺粉紅色蓬松的羽毛,翅膀和背上的羽毛則是黑白分明的橫紋圖案,當它展翅飛翔時,可以清楚的看到貫穿雙翅的四條白色橫紋,同時,展開的黑色尾羽上也會顯露出一條寬寬的白色橫紋。

圖源:Nature Picture Library

戴勝喜開闊潮濕地面,常棲息于山地、平原、林緣及農田等區域,用長長的嘴在地面翻動尋找食物,主要食用昆蟲、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如螻蛄、金針蟲、蚯蚓、蜘蛛、漿果等,是重要益鳥。單獨或成對覓食,以樹洞或巖縫營巢,雌雄共同育雛。

圖源:pexels

戴勝之所以有臭咕咕、屎咕咕的別名,只因它的氣味實在一言難盡。它們把糞便排在巢穴內,也不清理。在繁殖季節(5、6月),戴勝還會特意用糞便包裹鳥蛋,此時,雌鳥的尾脂腺會分泌出一種具有惡臭氣味的物質。這些氣味混合在一起,使得巢穴奇臭無比。當然,這也是戴勝保護自己和巢、卵、幼鳥的化學武器,畢竟沒有獵食者能忍受這個臭味來巢穴覓食。

圖源:Nature Picture Library

戴勝為一夫一妻制,且共同承擔撫育后代的責任,因此,常被視為愛情忠貞、家庭和睦的象征。在以色列,戴勝因此而獲得“國鳥”稱號。

另外,戴勝很是勤勞,走路一步一啄,猶如耕地,在古代,也將其視“勸人農耕”的鳥,因此也有很多古代詩詞吟誦戴勝。

小知識點:

戴勝鳥可能是你知道的所有鳥類中,唯一一種名字里不帶鳥字旁的。

三有保護動物:即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動物。有嚴格法律保護,捕捉1只也會受到行政處罰,20只以上即構成犯罪,50只以上則屬于重大刑事案件。

來源: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