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的名字是“《漁具論》等四種講義”,實際上我們是一個組合:我們的名字分別是《漁具論》《釣具論》《水產動物學》《漁獲物處理法及輸送法》。我們誕生于民國,是當時河北省立水產專科學校的教材。河北省立水產專科學校是如今河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共同前身,她的前世今生與天津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清末新政力圖在軍事、官制、法律、商業、教育和社會方面進行一系列系統性改革。1910年1月,農工商部奏準于沿江沿海各省籌建漁業公司及水產學校,這是籌辦水產講習所的契機;經由孫鳳藻的辛苦籌備,當年9月就緒,招生錄取學生96名,直隸水產講習所隨即開學。

發展歷程:

1914-1929年

1914年改名為直隸省立甲種水產學校,1929年升格為河北省立水產專科學校,是一所中國最早的水產教育機構,首開水產教育之先河。

1931年8月5日

河北省立水產專科學校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水產學術刊物《水產學報》,被譽為“鳳毛麟角,不可多得”,此時孫鳳藻“雖離校多載,而未嘗一日去諸懷”,他為創刊號寫序,指出:“水產學報,乃研究漁業學術之先導,可以交換世界上之新學問,灌輸漁民之新智識……”

1937-1952年

1937年,“七七事變”后,學校被迫停辦,全部設施破壞凈盡。1946年1月,河北省派學校前校長張元第籌備復校;7月,聘張元第為校長,設漁撈、制造兩科。1952年,天津高等教育調整,在校師生根據專業被分別轉入上海水產學院、山東大學水產系、山東省煙臺水產技術學校,部分專業留在原址,改名為塘沽水產學校。

1958-至今

1958年,塘沽水產學校升格為天津水產學院。1961年,天津水產學院改建為天津水產專科學校。1965年,天津水產專科學校一分為二,分別成立“河北水產學校”和“天津水產學校”。“河北水產學校”發展成為河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天津水產學校”發展成為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

來源: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