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CKD),這種疾病不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更是導致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大家都知道,日常飲食對健康至關重要,可你知道嗎?飲食中的蛋白質來源,很可能是預防 CKD 的關鍵所在!最新研究為我們揭開了 “護腎” 飲食的神秘面紗,快來一探究竟。
研究背景
既往的研究往往只關注"總蛋白質攝入量",卻忽視了不同食物來源蛋白質的差異。此外,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在血液中的濃度對腎臟健康的影響也缺乏深入研究。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針對上述臨床問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國家腎臟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開展了相關研究,研究成果發表于《The Journal of Nutrition》雜志。研究結果表明,從奶制品和魚類中攝入蛋白質,以及維持較高血漿組氨酸、酪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和纈氨酸濃度均可顯著降低CKD發生風險。
研究設計與參與者
這項研究納入了176,980例基線無CKD的參與者進行長期追蹤。研究人員將膳食蛋白質精細劃分為13個亞組,基于統計學分析結果進一步歸納為三大類:乳源性蛋白質、魚源性蛋白質以及其他食物源性蛋白質。同時,研究運用高通量核磁共振技術對參與者血漿氨基酸濃度進行精確測定。
研究結果
1. 優質蛋白質來源
經過長達12.1年的追蹤隨訪,研究團隊共觀察到3,542例新發CKD病例。分析發現:乳源性蛋白質(圖 1A)和魚類蛋白質(圖 1B)每增加1個標準差的攝入量,均能顯著降低5%的CKD發病風險(HR=0.95);而其他食物來源的蛋白質(圖 1C)則未顯示出類似的腎臟保護作用。這一結果凸顯了蛋白質來源選擇在預防CKD中的關鍵意義。
圖1 不同來源蛋白質攝入量與新發CKD風險的關系
2. 關鍵氨基酸保護
同時,特定氨基酸對腎臟保護具有顯著作用。當血漿中組氨酸和酪氨酸濃度每增加1個標準差時,新發CKD風險可降低10%;而支鏈氨基酸(異亮氨酸、亮氨酸和纈氨酸)的濃度每提升1個標準差,則能帶來11%的風險降幅。相比之下,丙氨酸、谷氨酰胺等其他氨基酸未顯示出類似的保護效應。
研究負責人特別指出:"這項研究最重要的啟示在于,蛋白質的質量遠比數量更為關鍵。通過優先選擇乳制品、深海魚等優質蛋白來源,并注重補充這些具有腎臟保護作用的關鍵氨基酸,可能是預防慢性腎臟病的有效膳食策略。"這一發現為CKD的預防提供了新的營養干預方向。
護腎飲食行動指南:保護腎臟,從每一餐開始!
1. 優先選擇優質蛋白源
建議優先從乳制品和魚類中獲取優質蛋白:每天飲用1-2杯牛奶或食用150-200g無糖酸奶,每周安排2-3次深海魚餐,特別是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魚、鯖魚等。這些食物不僅能提供易于吸收的優質蛋白,還含有多種有益腎臟健康的營養成分。
2. 減少不良蛋白攝入
應當注意減少某些蛋白質來源的攝入。加工肉類如香腸、培根等不僅缺乏護腎功效,其高鹽、高脂的特性還可能加重腎臟代謝負擔。紅肉攝入也應適量控制,建議每周不超過500g,并用白肉或植物蛋白替代部分紅肉。
3. 補充關鍵氨基酸
注重關鍵氨基酸的補充:早餐可選擇雞蛋搭配牛奶,補充組氨酸和支鏈氨基酸;加餐時來一把杏仁或核桃,獲取酪氨酸;主餐多選擇魚類和豆制品,全面補充各類護腎氨基酸。
從現在起,調整飲食結構,用這些護腎飲食新策略,為我們的腎臟健康保駕護航!
小貼士
將牛奶/酸奶作為每日必需品
使用魚類替代部分紅肉攝入
適量攝入雞蛋、堅果等富含護腎氨基酸的食物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參考文獻:
Zhou C, Yang S, Ye Z, He P, Liu M, Zhang Y, Zhang Y, Gan X, Xiang H, Huang Y, Nie J, Qin X.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Sourced Protein Intake, Quantity of Plasma Amino Acid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Nutr. 2025 Feb 14:S0022-3166(25)00086-0. doi: 10.1016/j.tjnut.2025.02.005.
編輯 | 陳丹 張藝煒
審核 | 秦獻輝 張園園
來源: 腎臟健康促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