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銀溫度計碎了怎么辦?

徒手撿??

掃把掃??

用紙擦??

說的是不是你??

錯!錯!錯!

如果處理不當,小心水銀中毒!出現頭暈惡心、汞中毒……

正確做法是:

一、緊急疏散:第一時間隔離風險

發現水銀溫度計破碎后,需立即將兒童、寵物等行動能力較弱的群體帶離現場。水銀(汞)常溫下會持續揮發成汞蒸氣,這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一旦被人體吸入,會通過呼吸道進入血液,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腎臟和消化系統。尤其對發育中的兒童而言,汞蒸氣可能影響大腦發育,引發認知障礙,因此必須迅速隔離高風險人群。

二、關閉制熱設備:抑制揮發速度

關閉空調、電暖器等制熱設備至關重要。汞的揮發速度與溫度直接相關,環境溫度每升高10℃,汞的揮發量約增加1倍。例如,20℃環境中汞的揮發量為0.12mg/m3,當溫度升至30℃時,揮發量將超過0.24mg/m3。關閉制熱設備能延緩汞的揮發速度,為后續處理爭取更多安全時間。

三、開窗通風:加速有害氣體擴散

立即打開所有門窗形成對流,讓室外新鮮空氣持續置換室內空氣。研究表明,持續通風2-3小時,可使室內汞蒸氣濃度降低80%以上。這是因為汞蒸氣密度大于空氣,易沉積在房間下部,充足的通風能將其排出室外,降低人體吸入風險。

四、個人防護:避免直接接觸

處理前需佩戴口罩和手套,并摘除金屬飾品。普通外科口罩可阻擋大部分汞顆粒吸入,橡膠手套能防止皮膚接觸汞。金屬飾品(如手表、戒指)與汞接觸會發生“汞齊化”反應,導致金屬表面腐蝕,并可能吸附汞珠增加清理難度,因此必須提前摘除。

五、水銀收集:科學操作防擴散

1. 物理收集:用紙張、硬紙板、膠帶、注射器或濕潤小棉棒收集可見汞珠,動作要輕緩,避免汞珠分裂成更小顆粒。收集后的汞珠需放入盛水的塑料容器密封,水層可隔絕空氣,阻止汞揮發。

2. 化學處理:對難以收集的微小汞珠,撒硫磺粉(S)進行化學反應。硫磺與汞常溫下生成黑色硫化汞(HgS)固體,反應方程式為:Hg + S → HgS。硫化汞穩定性強,幾乎不揮發,處理后將固體殘渣裝入密封袋丟棄。

六、后續處置與注意事項

1. 密封丟棄:收集的汞及硫化汞固體需標注“含汞有害垃圾”,按當地規定投放至有害垃圾桶,切勿混入生活垃圾。

2. 清潔區域:用濕潤的紙巾擦拭可能殘留汞珠的區域,清潔工具需密封丟棄。避免使用吸塵器,其負壓會加速汞揮發。

3. 持續監測:處理后持續通風3天以上,有條件可使用汞檢測儀測量室內濃度(安全值<0.01mg/m3)。若出現頭痛、惡心、震顫等疑似汞中毒癥狀,需立即就醫。

通過科學規范的處理流程,能有效降低水銀泄露危害。隨著無汞化進程推進,電子體溫計、紅外線測溫儀等環保替代品正逐步普及,建議家庭優先選用更安全的測溫設備。

來源: 郭生紅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