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城市或山野的角落,我們總能看到一簇簇小野花,雖然個頭不大,卻玲瓏可愛,近期Plant最前線將推出“野花系列”文章,與大家一起探尋野花蹤跡,看一看這些在植物園里就可以找到的各色野花。今天我們要介紹那些總被統稱為“小紫花”的藍紫色系野花們,它們都個頭嬌小,花色相近,甚至連花期都撞在一起,常常讓人眼花繚亂。跟著我們的腳步,下次遇見時,你一定能準確叫出它們的名字!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豆科 黃芪屬
紫云英是豆科黃芪屬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倒卵形或橢圓;花冠紫色,總狀花序呈傘形,開花時就像一把把小花傘聚在一起。紫云英可謂全身是寶,紫云英花蜜含量多,花期早,是蜜蜂的優質蜜源。它的根部有根瘤菌,能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土壤可利用的氮肥,堪稱“天然肥料工廠”。
寶蓋草Lamium amplexicaule 唇形科 野芝麻屬
寶蓋草是唇形科野芝麻屬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四棱形;葉對生,圓形或腎形,邊緣具深圓齒,其莖對生的葉片組成一圈恰似古代帝王使用的華蓋,因而得名寶蓋草;輪傘花序,花冠唇形,紫紅色。粉紅或紫紅色的唇形小花像迷你小喇叭,是早春蜜蜂的重要蜜源。它擁有三大生存絕技:"閉花授粉"(早春氣溫較低昆蟲少時在花苞內自行完成授粉)、耐寒先鋒(早春2-3月就能開花)和匍匐生長(貼地蔓延既防踩踏又能快速占領地盤)。
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 紫草科 附地菜屬
附地菜是紫草科附地菜屬的一年或兩年生草本植物,莖通常多條叢生,基部多分枝,還密被短糙伏毛,就像穿了一層“毛外套”。基生葉呈蓮座狀,葉片匙形,莖生葉則多為長圓形或橢圓形。花序頂生,花冠淡藍或淡紫紅色,小花呈螺旋狀排列,每朵五瓣的小花中央點綴著醒目的黃色喉部。它的葉片揉碎后有一股黃瓜味,有“黃瓜香”的俗名,在野外遇到時,可以用這種小技巧來簡單辨別。
婆婆納Veronica polita 車前科 婆婆納屬
婆婆納
阿拉伯婆婆納
婆婆納是車前科婆婆納屬的草本植物,它分枝很多,常常鋪散成片,在田間地頭頗為常見,株高10-25厘米,葉片心形至卵形,總狀花序很長,花冠淡紫色、藍色、粉色或白色,蒴果近于腎形。
而我們常看到的藍色的婆婆納其實是阿拉伯婆婆納(Veronicapersica),它堪稱“超級婆婆納”,因為它的個頭比婆婆納高大許多,可達10-50厘米,花徑7-10毫米,花梗比苞片長。阿拉伯婆婆納花色多為天藍色,而婆婆納的花是粉紫色的,花梗比苞片稍短,二者雖同屬婆婆納屬,但差異顯著。在原產地上,二者也“來路不同”,婆婆納是中國本土“居民”,在華東、華中、西南、西北地區均有生長,而阿拉伯婆婆納則是外來入侵物種,原產于亞洲西部及歐洲。
刻葉紫堇 Corydalis incisa罌粟科紫堇屬
刻葉紫堇的花有著非常迷人的鮮艷藍紫色。“刻葉”指的是其葉片三深裂,且具有缺刻鋸齒。它的花形靈動活潑,有人認為看上去像一群小魚,因此它又有“紫花魚燈草”的別名。但別忘了它還有另一個反差很大的別名叫“斷腸草”,提醒著我們它具有毒性。
這段時間已經可以看到刻葉紫堇一串串細長的蒴果,用手輕捏那些較為成熟的果,就會看到它們“彈射爆炸”散播種子的小小奇觀。
蒴果爆裂后,留下卷曲的果皮,大部分種子飛出
珠芽尖距紫堇 Corydalis sheareri 罌粟科 紫堇屬
在中國植物志上,這種植物被稱為地錦苗,但“珠芽尖距紫堇”的稱呼顯得更為形象,因為它的距末端是尖的,所以叫“尖距”。花距的存在,是為了讓傳粉昆蟲在吸食花蜜時,更努力地向里探,沾上并帶走更多的花粉。
珠芽尖距紫堇的“珠芽”
“珠芽”指的是它上部莖生葉腋處的小小綠色球狀體,這是它的一種繁殖手段,珠芽容易脫落,落到地上就能長出新的植株。與此同時,珠芽尖距紫堇也會用彈射的方式傳播種子來繁殖。
無柄紫堇 Corydalis gracilipes 罌粟科 紫堇屬
說到“無柄紫堇”,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它的相似種伏生紫堇(Corydalis decumbens),也就是“夏天無”,兩者非常相像,曾經歸屬一種,《浙江植物志(新編)》中,將“莖生葉無柄或近無柄”的一類區分出來,定名為“無柄紫堇”,而伏生紫堇的莖生葉是有柄的。除此之外,無柄紫堇的花梗是明顯長于苞片的,而伏生紫堇的花梗則短于或略長于苞片。
所以,我們在植物園里所常見的,其實是無柄紫堇。除了形態上的細微差別,兩者在生境分布上也略有不同,無柄紫堇生于丘陵山坡草地上,而伏生紫堇也就是夏天無一般生于山坡林緣、山谷陰濕處及山腳溪溝邊。
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罌粟科 紫堇屬
延胡索也和夏天無外形相似,雖然夏天無的花色常有一定變化,但總體上更偏粉,而延胡索更偏藍紫,同時,延胡索的葉片更大,更加深裂。仔細去看它們的花,會發現延胡索的外花瓣邊緣是有鋸齒的,夏天無的外花瓣邊緣較為平滑。
延胡索的塊莖就是著名的中藥“元胡”,用于行氣止痛、活血散瘀、跌打損傷等。因為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延胡索也被戲稱為“中藥嗎啡”。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堇菜科 堇菜屬
和上四種不同,紫花地丁并不來自罌粟科紫堇屬,而是堇菜科堇菜屬,但紫花地丁的花也同樣有距,不過,只要仔細觀察它的花朵,就會發現在花形上和以上幾種紫堇很不同,更加接近我們在花壇里常見到的三色堇。
值得一提的是,紫花地丁除了有我們最常見到的經典深紫羅蘭色,也偶爾會有淡紫色甚至白色的個體。它的始花期很早,二月不到就可在植物園找到,甚至比它名叫“早開堇菜(Viola prionantha)”的相似種更早,是春季最早開花的野花之一。
紫花地丁無地上莖,基生葉呈蓮座狀,葉片較為狹長,花朵有著紫色細短的距,植物園也可見葉片稍寬的早開堇菜(Viola prionantha)和花距為白色的長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
今天的藍紫色野花的介紹就到這兒啦。這些野花雖不張揚,但同樣為大自然增添了獨特色彩,我們的“野花系列”后續還會聚焦植物園里的野花,跟隨這個系列,下次漫步植物園時,不妨俯下身來,低頭觀察,你會發現,你也能輕松解鎖這些野花的奇妙與美麗。
文字:王浥塵、任璐娜、楊瓊瑤、王雅、金怡、朱夢、沈依婷
圖片:王浥塵、王雅、高亞紅
技術支持:高亞紅、王挺
來源: 杭州植物園(杭州西湖園林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