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船水上
風云變幻
還好有“天眼”護航
帶人類平穩(wěn)駛向更遠的地方
01 慧眼識云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火燒烏云蓋,大雨來得快”
聰明的古人在耕作實踐中,逐漸認識到云和天氣之間有的密切關系,認識到觀云可以識天氣。
在科技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慧眼識云”的第一手觀測仍然是分析和判別未來天氣系統(tǒng)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氣象觀測員通過目測,根據(jù)經驗和氣象知識判定天空的云狀、估計云量、測定云高。
02 **“**風云四號”氣象衛(wèi)星
可是,很多時候天空中的云就像小孩子的脾氣一樣任性和多變!
在《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三回中,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怎么也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被圍困在上方谷的司馬懿轉危為安。
看來要揭開“云云”眾生里隱藏的那些“秘密”,識別預測復雜多變的天氣,光靠人眼是遠遠不夠的。
現(xiàn)如今我們更多的是借助高科技的“觀云神器”——“****風云四號”氣象衛(wèi)星來一覽云的世界。
03 **“**風云四號”的三只超級“天眼”
**“**風云四號”氣象衛(wèi)星,于2016年12月11號成功發(fā)射,是中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wèi)星的首顆衛(wèi)星。
它可以在36000千米的高空對整個東半球的風云變幻“明察秋毫”。
如果說氣象衛(wèi)星是觀云識天的慧眼,那“風云四號”就是“二郎神”了。
因為在它的身上有三只超級“天眼”,所有的云在它的面前都得現(xiàn)出原形。
第一只“天眼”
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
這里的“通道”指的就是顏色,之前的“風云二號”衛(wèi)星是用5個顏色看地球,現(xiàn)在的“風云四號”是用16個顏色看地球。分辨率提高了,不僅畫面更漂亮,而且云的一舉一動捕捉得更加準確。
第二只“天眼”
干涉型大氣垂直探測儀
它像一臺CT機,負責掃描云的五臟六腑。這臺特殊的CT機可以將云分成1000多層進行掃描,比原來提高了100多倍。
這是什么概念呢?大家想象兩塊紅豆面包,如果把面包中的紅豆看成是云中水汽集中的位置,那被從中間切成兩半的面包,只能看到幾個紅豆。
而被切成10份的面包,我們幾乎就可以看到所有的紅豆了。“風云四號”的這只天眼,確實是“走心了”!
第三只“天眼”
閃電成像儀
“風云四號”氣象衛(wèi)星搭載著世界上最頂尖的“照相機”,可秒拍500張圖,肩負起“閃電獵手”的職責。
閃電常常會伴隨雷暴、大風、短時強降水等災害性天氣。有了這個“閃電獵手”,氣象部門就可以更準確地發(fā)布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了。
04 **“**風云四號”是個大暖男
最后要跟大家說的是,“風云四號”——這個天空中的“二郎神”還是個“暖男”。
它可以不分晝夜每15分鐘就給地球拍一張照片并且永遠和地球肩并肩。
地球上的云當然都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與這個大暖男分享啦。
遠在帆船時代
海上的活動
天氣往往起到決定性的
所以人們視航海為一種冒險
有了氣象衛(wèi)星
通過衛(wèi)星云圖和大數(shù)據(jù)
我們完成了從“仰視”觀云
到“俯視”觀云的轉變
海上安全航行
也獲得了最大程度的保證。
觀云識天的高科技“神器”
**“**風云四號”氣象衛(wèi)星
來源: 出發(fā)去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