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牙合’畸形是青少年常見的口腔疾病。
正畸矯治需長期佩戴矯治裝置,妨礙了刷牙和咀嚼運動、唾液流動等潔齒作用,因此正畸患者齲易感性增加。
托槽周圍白堊斑和牙頸部齲是最常見的與正畸治療相關的齲病。
有研究報道,經過傳統正畸矯治后有高達50%患者托槽周圍出現白堊斑(即不同程度淺齲),可見正畸矯治是齲病發病的一個高危因素,因此正畸過程中如何預防齲病至關重要。
以下我們將從正畸矯治各階段如何預防齲病進行闡述,希望引起廣大正畸患者和家長的重視。
?#(一)戴矯治器前
01患者及家長要較好掌握防齲的常識,養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為,使之更加符合防齲的要求。包括:早晚刷牙,正確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進行必要的窩溝封閉,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飲料等。由于戴矯治器后口腔衛生維護難度較大,矯治前口腔衛生較差的患者,應進行正確刷牙等維護口腔衛生的訓練,待口腔衛生好轉后才進行正畸治療,年齡較小的患者需有家長協助。
牙菌斑或牙結石較多的患者,在矯治前應進行齦上潔治,必要時做齦下刮治,去除所有可見菌斑,否則戴矯治器后很難清潔已存在的菌斑,長此以往容易發生齲病。矯治前患者應將所有的齲齒進行充填,尤其是鄰面齲和唇頰面齲,戴上矯治器后鄰面和唇頰面是最難清潔的部位,如已有齲損未行治療,則正畸過程中齲病的進展可能加速。
?#(二)戴矯治器期間
02隨著科技進步,現代矯治技術較多融入防齲的理念。例如,自鎖托槽表面光滑,各角度呈圓弧形,使得細菌不易黏附;粘結劑中加入防齲成分;佩戴隱形矯治器,可以取下來刷牙等。盡管如此,在矯治過程中患者的配合仍然是防齲的關鍵。
戴矯治器后,患者應攜帶牙刷、牙膏、牙線,每餐后進行刷牙、使用牙線。盡量少吃零食,吃零食后應及時刷牙或漱口。刷牙用普通牙刷和正畸患者專用牙刷都可以。正畸患者可以采用多種刷牙方式,包括水平顫動拂刷、圓弧刷牙法等,托槽周圍及牙鄰面為最難也是最需要清潔的部位,每個牙面都應刷到位。
活動式矯治器雖可取下,但佩戴時間長了以后矯治器表面也會形成大量牙菌斑,與牙面接觸將增加患齲風險。因此,戴活動式矯治器的患者還應注意及時清潔活動矯治器。而佩戴固定式功能矯治器的患者,所佩戴裝置復雜,需在口腔內置留半年以上,食物殘渣、菌斑等極易聚集,除了刷牙、使用牙線,也可借助沖洗器進行沖洗。
氟能促進牙釉質再礦化,預防齲病。正畸患者應注重氟化物的使用,除了刷牙時使用含氟化物(如氟化鈉、氟化亞錫)的牙膏,還可以在家里使用超市購買的含氟漱口水,根據說明使用。戴上矯治器后可在醫院由醫生給全口牙齒涂布含氟涂料,每半年一次,直至正畸結束。
一般來說,成人正畸患者在矯治期間能較好的配合進行口腔衛生清潔,與矯治相關的齲病發生較少,但大部分兒童患者情況讓人堪憂,嚴重者在矯治期間即可明顯見到托槽周圍白堊斑(早期齲病)。因此,對于兒童患者,要加強矯治期間齲病的預防。家長的幫助與督促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家長應定期檢查正畸兒童的口腔衛生狀況,引導其做好牙齒清潔及其他防齲措施。
?#(三)拆除矯治器后
03拆除矯治器后,醫生常規建議患者佩戴保持器三年以上或永久佩戴。一副保持器經常需使用幾年,做好保持器的清潔對齲病的預防非常重要。患者每餐后應刷牙漱口后再戴保持器,每晚須用牙刷清潔保持器。保持器不戴時放置在清水中,不宜用酒精或其他化學試劑浸泡。
正畸矯治
成功的
不僅要恢復咬合功能和改善顏面美觀,還需要在矯治后擁有一副健康的牙齒。因此在矯治過程中,患者和兒童家長需要持之以恒的配合,以期在正畸治療結束后展現出自信迷人的微笑。
END
排版 | 預防科 譚順子圖片 | 來源網絡,侵歉刪文稿來源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預防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主任委員
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副院長
林煥彩 教授
來源: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