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大觀園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

1.中醫文化展覽館:中醫藥文化展覽館共分為《歧黃之術》、《滇南本草》、《中華醫史》、《中華藥史》及《少數民族醫藥》五個展館,兼設一條長40米的《歷代御用經典處方長廊》。總建筑面積4600㎡,耗資1680萬元。依據展覽設計內容,投入布展費1800萬元,為游客提供一個新鮮有感的科普教育。

2.國藥博覽園:以園區內180畝天然石林為中心,以醫藥典故為題材,營造文化景點46個,在石峰間隙造林并種植木本、草本、藤本藥材1000余種,其中喬木50余種。

3.南藥館和北藥館、水培館:建筑總面積700平米,為鋼架玻璃瓦結構,種植藥材品種1000個,以處方的形式進行中藥活體展示。

4.珍稀藥材繁育基地:建設3000平米的珍稀藥材繁育研究所。

5.黃帝論經殿、醫圣苑、藥王閣:紀念我國古代三千年以來對我國民族醫藥事業有巨大貢獻的醫學家和藥學家,這在中醫藥文化科普教育方面屬國內首創。

6.水幕實景演出劇場

7.藥用動物飼養園

8.影視基地

9.觀光農業

國藥博覽園配有專業講解員10人,兼職科普人員13人,科普志愿30人以上。聘請昆明中醫學院教師定期到基地做培訓。自2018年正式開館以來,已接待游客及參觀者上萬人次,帶動用工2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來源: 杏林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