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臨,氣溫升高,各種細菌、病毒迅速繁殖,其所致的傳染病也隨之高發。小朋友們的免疫力相對較弱,有時候衛生清潔不到位,很容易被這種傳染病“盯上”。這就是易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中的腸道傳染病——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以發熱和手、口腔、足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重癥伴有神經系統并發癥和多器官衰竭,可導致死亡。6、7、8月為該病的主要流行季節,應注意做好防控。
傳染源是什么?患兒和隱性感染者(感染了腸道病毒,沒有出現癥狀,但是可以向外環境中排出病原體)。
傳播途徑有哪些?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
易感人群有哪些?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好發年齡為6月齡——5歲,在3歲內更為常見。
應該怎么預防呢?一要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講衛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二要避免聚集。盡量不帶嬰幼兒和兒童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三要預防接種。接種EV71滅活疫苗可有效預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四要及時就醫。兒童出現發熱、皮疹(特別是肛周皮疹)等相關癥狀要及時到 正規醫療機構就診。五要做好病后護理。若是確診為手足口病后,父母要及時對孩子的衣物進行晾曬和消毒;同時要保持適當休息,避免勞累,有助于病情緩解。托幼機構的小朋友應在病情徹底恢復后再恢復入學。
最后,保定市疾控中心溫馨提示:手足口病治愈率很高,一旦發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來源: 急性傳染病防制科 趙英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