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超低能耗建筑(如被動式房屋、近零能耗建筑等)的推廣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東亞及大洋洲等發達地區。
1.歐洲地區代表性的國家有德國、奧地利:
德國是被動式房(Passivhaus)標準發源地,要求建筑年供暖能耗≤15 kWh/m2。代表項目:弗萊堡沃邦社區(Vauban, Freiburg):全球首個大規模被動式房屋社區,采用太陽能光伏、高效保溫及熱回收通風系統;海德堡列車新城(Heidelberg Bahnstadt):歐洲最大被動式住宅區,供暖能耗僅需傳統建筑的10%。
奧地利代表項目:林茨被動式科技中心(Passivhaus Technology Center):全球首個被動式辦公建筑,年能耗低于120 kWh/m2。
2.北美地區主要是美國和加拿大:
美國被動式建筑的技術標準是:LEED認證、被動式房屋美國標準(PHIUS)。代表項目:加州伯克利被動式住宅(Berkeley Passive House):首個通過PHIUS認證的住宅,年供暖能耗≤10kWh/m2;紐約康奈爾科技校區(Cornell Tech Campus):全美最大被動式高層建筑,節能效率較傳統建筑提升60-70%。
加拿大代表項目:溫哥華被動式住宅示范區(Vancouver Passive House):寒冷氣候區被動式建筑典范,采用三層玻璃窗和超厚保溫層。
3.亞洲地區除了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國家是日本和韓國:
日本技術標準:推廣“零能耗住宅”(ZEH),要求可再生能源抵消建筑能耗。代表項目:東京晴海零能耗公寓:集成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和智能能源管理,年凈能耗接近零。
韓國代表項目:首爾零能耗住宅示范區(Zero Energy Housing Complex):采用地源熱泵、高效隔熱和太陽能光伏,實現能源自給。
4.大洋洲地區代表國家為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技術標準:NatHERS能效評級(要求住宅≥7星)。代表項目:墨爾本The Commons公寓:被動式設計典范,通過遮陽、熱質量墻和光伏板實現90%節能。
全球各地區開展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項目及技術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例如:北歐側重高效保溫和熱回收(如瑞典地源熱泵);熱帶地區(如新加坡)強調遮陽、自然通風與光伏結合。
在政策方面,明顯具有政策強制性,例如歐盟強制要求2030年后所有新建建筑達到近零能耗(NZEB);美國加州通過《建筑能效標準》(Title 24)推動零能耗住宅普及。

來源: 奧潤順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