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11時,北京昌平第二中學高二的同學赴中南大學軌道交通科普基地進行參觀學習。基地講解員引領同學們依次參觀了鐵路園、科普館、軌道交通實車碰撞實驗室以及氣動實驗室,為同學們介紹了各場館及實驗室的特色、功能與前沿研究成果,使同學們對相關專業領域有了更為直觀且深刻的認識。

此外,基地講解員還帶領同學們漫步于鐵道校區,穿梭于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宿舍等校園生活場景之間,對校園的布局、功能分區以及日常學習生活的相關設施進行了介紹。通過這一系列行程,同學們得以初步領略真實的大學生活風貌,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有了更為具象且全面的了解。

鐵路文化傳承,見證技術迭代歷程。在鐵路園,基地講解員結合我國首臺自主改造的"建設型"蒸汽機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東風4B干線內燃機車以及電力機車實車展品,詳細闡釋了軌道牽引動力技術三次重大革新的歷史脈絡。

隨后,一行人走進科普基地報告廳。通過宣傳視頻同學們了解了學院的發展歷程以及科普基地的成立背景。圍繞票務系統的變革,講解員展示了從傳統人工售票到如今智能化電子票務的轉變過程,反映了科技給出行帶來的便利;在鐵路列車豐富車種的講解中,通過展示不同車型的特點和用途,也展現了鐵路運輸的多樣性和專業性。

隨后,我們一行人來到至科普基地的碰撞實驗室與氣動實驗室。在碰撞實驗室里,講解員向同學們詳盡闡述了我們在實車碰撞實驗領域的三大突破性創新,并細致介紹了地鐵及列車所配備的吸能裝置,旨在最大化地吸收碰撞能量,保障乘客安全。氣動實驗室中,講解員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介紹了氣動實驗裝置的運作原理,剖析了它巧妙的設計思路。

科普基地志愿者:徐佳美

一審:朱愛媛

二審:黃啟萍

來源: 中南大學軌道交通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