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臺風“蝴蝶”裹挾著狂風暴雨呼嘯而來,強降雨不僅會帶來城市內澇、交通癱瘓等問題,還會在不知不覺中埋下諸多健康隱患。了解這些潛在風險,并掌握科學的防護方法,才能在極端天氣下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警惕水中“隱形殺手”

強降雨可能導致城市排水系統不堪重負,污水外溢,與雨水混合后,形成遍布街道的積水。這些看似普通的積水實則暗藏危機,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鉤端螺旋體等。如果皮膚有傷口,接觸積水后,病原體極易通過破損處侵入人體,引發皮膚感染,出現紅腫、瘙癢、潰爛等癥狀。同時,蹚水過程中,積水長時間浸泡雙腳,會使腳部皮膚的角質層變軟,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引發足癬等真菌感染疾病。

若不慎飲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用被污水浸泡過的食物,更可能導致腸道傳染病,如霍亂、痢疾、甲肝等。患者會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發熱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脫水、電解質紊亂,危及生命。

二、防范呼吸道傳染病趁虛而入

臺風天氣往往伴隨著氣溫的變化,空氣濕度增加,這種環境非常適合病毒、細菌的滋生和傳播。同時,強降雨可能導致部分地區房屋受損,人們被迫轉移到臨時安置點,居住環境擁擠,通風條件差,這都為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等病原體容易在人群中快速傳播,引發流感、肺炎等疾病。尤其是老人、兒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較低,更易受到感染。

三、關注心理健康,驅散“心理臺風眼”

持續的臺風強降雨天氣,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不確定性,容易引發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面對房屋損壞、財產損失、出行受阻等問題,部分人可能會出現失眠、煩躁、抑郁等心理癥狀。對于原本就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來說,極端天氣可能導致病情加重。這種心理上的負面狀態如果不能及時得到緩解和疏導,會進一步影響身體健康,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形成惡性循環。

四、臺風暴雨天健康防護指南

(一)出行防護

盡量減少外出,如必須外出,避免蹚水。如需通過積水路段,一定要穿高幫雨靴,回家后及時用清水清洗雙腳,并擦干,可以適當涂抹潤膚霜和抗菌藥膏。避免前往地勢低洼、易發生洪水和山體滑坡的區域,行走時遠離電線桿、廣告牌等存在安全隱患的設施。

(二)飲食安全

不食用被雨水浸泡過的食物,食物要充分煮熟煮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飲用水最好選擇瓶裝水或經過煮沸消毒的自來水,不喝生水。水果和蔬菜在食用前要反復清洗,確保干凈。同時,注意食品儲存,防止食物變質。

(三)居住環境維護

及時清理家中積水,保持室內干燥通風。對被雨水淋濕的家具、物品等進行清潔和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如果房屋出現漏水等情況,要及時進行修補,防止霉菌滋生。

(四)個人衛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沖洗至少 20 秒,尤其是在接觸公共物品、飯前便后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尤其是褶皺部位,如腋下、腹股溝等。如果皮膚出現破損,要及時進行消毒處理,并避免接觸污水。

(五)心理調適

通過聽音樂、閱讀、與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緩解心理壓力,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如果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及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或醫生的幫助。

當臺風“蝴蝶”的暴雨模式開啟,我們不僅要在物理層面做好防風防汛準備,更要在健康層面提前構筑起堅固的防線。希望這份健康錦囊能成為你平安度汛的有力幫手,愿大家都能遠離疾病困擾,順利度過臺風天氣。

來源: 山西白求恩醫院 重癥醫學科 劉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