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氣象科技知識,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和防災減災能力,5月6日至29日,大連市氣象學會圍繞2025年科技活動周主題,依托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精心策劃、創新形式,聯合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氣象科普宣傳和氣象科技交流活動,以實際行動促進氣象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學素質提升。
(一)探尋百年氣象 弘揚科學精神
大連市氣象科普教育基地與向陽小學、東港小學開展“科技強國 氣象萬千”為主題的氣象活動。活動以大連百年氣象站陳列館為依托,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大連氣象事業從艱苦奮斗到蓬勃發展的光輝歷程,深度解鎖氣象科學的奧秘,感受百年氣象站的歷史傳承與現代氣象科技的魅力,致敬老一輩氣象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在氣象科普館里,氣象科技工作者結合圖文展板、互動模型,深入淺出地講解降雨量的專業劃分方式和雷電、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形成機制與危害,讓大家身臨其境感受氣象災害的威力,增強了防災減災意識。在知識問答環節,青少年們積極參與,踴躍搶答,展現出對氣象知識的濃厚興趣。
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學實踐活動,提升青少年對科學的認知與興趣,讓科學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長,為培育新時代強國少年作出青春貢獻。
(二)與學校“雙進”互動 科普接地氣暖人心
5月15日,大連市氣象學會聯合長興島區氣象局在長興島廣福小學開展以“童心探氣象科普伴成長”為主題的科普活動。長興島區氣象局副臺長姚卓君為學生們帶來了精彩的氣象科普講座,活動通過模擬雷電避險、制作氣象預警手賬、氣象實驗等方式,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氣象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懂得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變化的深層關系。氣象科技工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介紹了人工影響天氣的原理、人工增雨火箭彈的構造與工作機制,以及在農業抗旱、生態保護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向學生們發放《氣象災害避險指南》、《大連市防雷避險手冊》,讓學生與家人、朋友分享氣象知識,共同提升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
5月16日,大連市氣象學會聯合旅順口區氣象局走進旅順口區柏嵐子小學、旅順口區三澗堡小學開展“共建科學教育基地攜手科技助苗行動”系列科普活動。色彩鮮明、內容詳實的氣象科普展板吸引眾多師生駐足觀看。氣象科技工作者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人工增雨的原理、設備和技術應用。學生們還分組體驗“空氣動力火箭”,近距離了解火箭彈如何“穿云播雨”,感受“呼風喚雨”科技魅力。
(三)氣象專家講科技 賦能高質量發展
5月21日,大連市氣象學會聯合大連市氣象臺來到大連海事大學航海學院,為全校師生作題為《AI對氣象領域的影響及在氣象中的應用》氣象科普講座。大連市氣象臺臺長李燕圍繞人工智能技術的產生、人工智能在氣象領域的應用現狀和問題、人工智能給氣象業務的啟發、氣象領域應用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趨勢等幾個方面作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講解,讓師生共同感受科技賦能氣象的無限可能。
(四)跨領域合作 共建孤獨癥譜系障礙社會融合實踐基地
5月28日,大連市氣象學會與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集團)簽約,共建孤獨癥譜系障礙社會融合實踐基地。社會融合實踐基地的建立,為改善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的社會功能、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實現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與社會融合有著積極的意義。市氣象學會作為第三批簽約單位,將依托氣象科普基地優勢,為孤獨癥兒童設計科普體驗活動,與市婦兒醫療中心構建“家庭-醫療-社會”協同支持體系,通過跨領域合作、互動式學習為孤獨癥兒童提供更多的社會參與機會。
(五)氣象科普入鄉村 科技助農促振興
5月29日,由大連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大連市氣象學會、瓦房店市氣象局、瓦房店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科技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氣象護航農業科技賦能鄉村”活動,在瓦房店市趙屯鄉人民政府順利開展。本次活動聚焦鄉村振興需求,面向鄉鎮干部、果樹種植戶及氣象工作者,通過科普講座與知識傳播,為農業生產注入科技動力。活動現場,大連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工程師袁宏宇帶來《人工影響天氣》專題講座,幫助農戶科學認識氣象防災減災技術。大連市科普講師團成員、大連綠園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關麗平圍繞《蘋果樹病蟲害防治及惡劣天氣應對措施》展開講解,針對趙屯鄉“水果大鄉”的產業特點,提供貼合實際的種植管理與氣象災害應對策略。兩場講座內容實用、針對性強,獲得參會人員一致好評。
活動期間,主辦方還向參會人員發放氣象科普宣傳手冊,涵蓋氣象災害防御知識、人工影響天氣原理等內容,助力提升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本次活動緊密圍繞 “氣象護航農業 科技賦能鄉村” 主題,通過 “理論講解 + 實踐指導 + 資料普及” 的多元形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精準的氣象科技服務,有效增強了鄉鎮工作人員與農戶的氣象災害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六)組織參加科普講解大賽 共筑氣象科普新高度
為進一步推動我局氣象科普宣傳工作,加強科普志愿者隊伍建設,市氣象學會秘書處按照科技周工作方案,組織市氣象服務中心、市人影防雷中心、市氣象裝備保障中心成立氣象科普講解參賽小組,邀請歷年科普講解大賽獲獎者劉曉東為指導老師,通過組織創作、PPT設計包裝、講解培訓演練等充分的準備工作,參賽隊員科普講解水平大幅提升,二人榮獲遼寧省氣象局氣象科普講解大賽一等獎,1人榮獲二等獎;在大連市科普講解大賽決賽暨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中,1人榮獲一等獎,1人榮獲三等獎。
此次科技周活動有效提升了社會公眾對氣象科技的認知度,增強了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共發放宣傳材料800余份,接待來自小學、黨政機關共263人,營造了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社會氛圍,助力公眾提升科學素養。
大連市氣象學會將持續創新科普形式,拓展科普渠道,將氣象科技知識更廣泛、更深入地融入公眾日常生活,讓氣象科技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貢獻氣象力量。
來源: 大連氣象科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