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支氣管擴張癥的朋友經常深受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呼吸困難、咯血等癥狀的困擾,這些如影隨形的癥狀不僅讓人疲憊不堪,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如反復肺部感染、肺功能下降,甚至引發呼吸衰竭。
因此,不少病友十分關心:患了支氣管擴張癥,能根治嗎?
一、支氣管擴張癥,能根治嗎?
目前支氣管擴張癥尚無根治方法!
由于支氣管壁的永久性擴張,氣道結構發生了不可逆的改變,目前尚無任何治療手段能完全修復已擴張的支氣管,因此,醫學界普遍認為該病無法根治。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支擴患者無法獲得有效的治療和管理。
盡管結構不可逆,但通過科學的治療和管理,患者完全可能達到癥狀顯著緩解、并發癥有效預防、急性發作減少、生活質量接近健康人群的目標。研究顯示,規范化治療可使中重度患者急性加重頻率降低,住院率下降。治療的關鍵在于改善氣道清除功能、控制感染、減少急性發作頻率,以及維持或改善肺功能。
二、支氣管擴張癥的治療方法
支氣管擴張癥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生活方式調整等多個方面。
1. 物理治療
胸部物理治療:每日定時排痰是重中之重。通過體位引流(如頭低腳高位)、叩擊排痰等物理方法清除氣道分泌物,每天建議進行2-4次,每次10-30分鐘。研究顯示,規范的氣道廓清可使痰液清除效率提高,減少細菌定植導致的反復感染。咯血患者需謹慎,以防加重出血。
氣道清除裝置:如正壓通氣裝置(呼氣正壓閥)、高頻胸壁振蕩器等,可以幫助患者更有效地排出氣道分泌物,減少感染和炎癥的發生。這些技術需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效果。
2. 藥物治療
抗生素:細菌感染是患者反復急性加重的常見誘因。在急性加重期,醫生會根據痰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注意: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濫用藥物及過早停藥可能誘發耐藥菌株,增加后續治療的難度。及時有效的抗感染治療有助于減輕癥狀、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穩定期可長期口服小劑量大環內酯類藥物(用作抗炎、免疫調節治療)以降低急性加重頻率。
黏液溶解劑:通過稀釋痰液,使其更易于咳出,從而改善氣道清除功能。黏液溶解劑常與支氣管舒張劑聯合使用,緩解氣道痙攣并促進排痰。要注意排痰比止咳更重要:強行鎮咳可能導致痰液滯留,加重感染。
止血藥:痰中帶血或小量咳血時,可口服止血藥。同時需保持患側臥位,避免血液堵塞氣道。若出現大量咯血或窒息征兆(面色青紫、呼吸困難),需立即急診就醫。此時可能需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
免疫調節劑:針對反復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選用免疫調節劑,增強呼吸道局部免疫力,此類藥物需嚴格評估免疫功能后再使用,盲目使用可能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風險。
支氣管舒張劑:通過舒張支氣管,緩解氣道狹窄,從而減輕呼吸困難。常用的支氣管舒張劑包括β2受體激動劑和抗膽堿能藥物。
3. 手術治療
對于部分支擴患者,如果病變局限于某一肺段或肺葉,且癥狀嚴重、藥物治療無效,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肺段或肺葉切除術。然而,手術治療并非所有支擴患者的首選方案,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決策。
4. 生活方式調整
戒煙:吸煙是支擴的重要誘因之一,戒煙有助于減輕癥狀、預防病情惡化。
避免吸入有害物質:盡量避免接觸職業粉塵、空氣污染等有害物質,以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和損傷。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飲食、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適量運動:在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適量運動,如散步、瑜伽等,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疫苗預防: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感染風險。
雖然支氣管擴張癥尚無根治方法,但通過科學的治療和管理,患者可以顯著減輕癥狀、預防并發癥并提高生活質量。
廣州實驗室呼吸健康科普系列作品
作者、審核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郭姝駿
(關偉杰教授團隊)
來源: 悅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