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舉辦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慢跑公益活動暨第十六屆海洋文化節開幕式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洋強國”的重要指示精神,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第17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8個全國海洋宣傳日期間,由中國海洋學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主辦,共青團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委員會、海洋學院、自然文化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學技術協會共同承辦的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慢跑公益活動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第十六屆海洋文化節開幕式在夏日廣場舉辦。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常委、副校長吳懷春出席開幕式,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黨委書記董鐵柱、院長夏建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生工作處副處長王文冰、校團委副書記伊然、自然文化研究院副院長王啟祥、各學院學工組長,北京科學中心副研究館員趙冉、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徐云飛,北京市海淀區第三實驗小學、北京市海淀區第三實驗小學師生代表,學院師生代表、各學院慢跑志愿者代表參加開幕式,開幕式由海洋學院黨委副書記張艷主持。
副校長吳懷春宣布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慢跑公益活動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第十六屆海洋文化節開幕并發出公益慢跑令!
與會領導老師共同啟動海洋文化節。
海洋學院院長夏建新在致辭中表示學院立足專業特色、發揮學科優勢,積極構建海洋知識科普大格局、擔當海洋文化傳播大使命、涵養弘揚海洋精神大情懷,切實提升了廣大師生和社會人士的海洋科學素養,為推動海洋事業發展貢獻了地大海洋力量。希望大家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接續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勇攀科學高峰,爭做胸懷藍色夢想,堪當時代重任的優秀海洋人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生代表與實驗三小、石油附小學生代表共同宣讀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倡議書,呼吁大家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攜手同心用堅守與行動共同守護這片藍色海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生工作處副處長王文冰與北京科學中心副研究館員趙冉共同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學生社會實踐及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學院將以北京科學中心為基地,積極開展平臺共建,組織海洋科普與社會實踐活動,為服務首都地區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促進高校學生全面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團委副書記伊然為2025年藍色海洋講師團學生講師頒發聘書,鼓勵他們以海洋科普專題社會實踐及主題講座為平臺,宣傳引導師生及社會公眾學習海洋知識、增強海洋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實驗三小、石油附小學生代表為學院贈送特色文創及原創手工作品,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黨委書記董鐵柱、自然文化研究院副院長王啟祥接收贈禮并為實驗三小、石油附小的學生代表贈送海洋、地質、自然文化系列科普圖書,鼓勵同學們了解海洋、探索海洋,希望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一顆知海、愛海、護海的種子。
各學院慢跑志愿者和小學生代表在董鐵柱的帶領下,以“海洋強國、酷跑強體”為口號,圍繞地大校園進行慢跑,呼吁大家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未來,充分激發了同學們熱愛海洋的熱情,一起“奔向大海,跑向未來”。
當日下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邀請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南極考察隊隊員高亮教授為同學們講解《探索未知的邊界:南極科考的挑戰與發現》主題科普講座。高亮以豐富的圖片及視頻資料,結合自己在極地科學考察的工作經歷和所見所聞,帶領同學們領略了極地的風光與可愛的動物、講述了南極科考遇到的各種機遇與挑戰、提出了極地科學問題、分享了極地科考科研成果及科學前沿認識,為大家揭開了極地神秘的面紗,感受了極地的魅力與科學的力量。
此外,還開展了海洋文化節嘉年華活動,設置有“筆下生浪,繪夢深藍”“瓶中天地,方寸海洋”“托漆之彩,拓水之形”“浪紋繪帽,耳邊聽濤”“解明蔚藍、探索奇遇”“析海知源,探秘萬象”“塑浪成礁,凝海入家”“捻貝成鏈,繞腕生瀾”“叩海求珠,智啟盲囊”“奔向大海,跑向未來”十個游戲活動,涵蓋海洋知識科普、海洋生態保護、手工藝術創作等特色板塊,通過互動實踐與主題展演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參與者領略海洋的奇妙與美麗,引導參與者深入探索海洋的奧秘、了解海洋生態系統保護、激發校園師生對海洋科學的興趣與熱情,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來源: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