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擴張癥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支氣管壁的不完全可逆性擴張。這種異常擴張通常是由于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長期慢性炎癥或損傷導致的。

其中,物理治療是支氣管擴張癥的重要管理手段;它旨在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強氣道清除能力、減少急性家長頻率、提高生活質(zhì)量。

我們將詳細介紹幾種常用的支氣管擴張癥物理治療方法。

1. 胸部物理治療

胸部物理治療,也稱為呼吸治療,是通過手法技巧促進氣道分泌物排出的方法。它通常包括拍背、振動和體位引流等技術。

拍背:通過輕輕拍打患者的背部,幫助松動并排出氣道內(nèi)的分泌物。這種方法簡單有效,尤其適用于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

振動:使用振動器或手動振動技巧,對胸部進行高頻振動,以促進分泌物松動和排出。振動治療通常與拍背結(jié)合使用,效果更佳。注意:肋骨骨折、嚴重骨質(zhì)疏松患者慎用。

體位引流:根據(jù)病變部位的不同,讓患者采取特定的體位,利用重力作用幫助分泌物從病變部位流向較大的氣道,從而易于咳出。如右上肺葉病變可采用左側(cè)臥位,墊高臀部30°。體位引流需要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效果。

2. 呼吸訓練

呼吸訓練是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物理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旨在增強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呼吸效率并減少呼吸做功。

膈肌呼吸:也稱為腹式呼吸或深呼吸。通過深吸氣使膈肌下降,增加胸腔容積,從而吸入更多空氣。呼氣時,膈肌上升,幫助排出肺內(nèi)廢氣。具體操作為單手放腹部,吸氣時鼓起腹部,呼氣時緩慢收縮,膈肌呼吸有助于減輕呼吸困難和提高氧氣利用率。

縮唇呼吸:通過縮小嘴唇呼氣,延長呼氣時間,防止小氣道塌陷,減少呼氣末肺內(nèi)殘留氣體量。這種方法有助于改善通氣/血流比例,提高氣體交換效率。


3. 氣道清除裝置

氣道清除裝置,如正壓通氣裝置(呼氣正壓閥)、高頻胸壁振蕩器等,是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物理治療的輔助工具。

呼氣正壓閥:這是小型手持裝置,通過增加呼氣末正壓,幫助患者更有效地排出氣道分泌物。呼氣正壓閥適用于各種年齡段的患者,尤其適合在家庭環(huán)境中使用。注意呼氣時保持面頰肌肉放松,避免過度用力導致頭暈。

高頻胸壁振蕩器:這是通過高頻振動胸壁來松動和排出氣道分泌物的設備,通常用于分泌物黏稠、難以咳出的患者,尤其是在醫(yī)院或康復中心等專業(yè)環(huán)境下使用。

4. 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在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康復中同樣重要。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機體耐力和生活質(zhì)量。

有氧運動:如步行、騎自行車、游泳、八段錦、太極拳等,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氧氣利用率和減少呼吸困難。運動時應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90%,出現(xiàn)劇烈咳嗽需暫停,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引發(fā)癥狀發(fā)作。

力量訓練:通過增強呼吸肌和全身肌肉的力量,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如使用彈力帶進行上肢抗阻訓練,強化輔助呼吸肌,如胸大肌、斜方肌等。力量訓練應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效果。

綜上所述,物理治療在支氣管擴張癥的管理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支氣管擴張癥治療的基石,它旨在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強氣道清除能力、減少急性加重頻率并提高生活質(zhì)量。


廣州實驗室呼吸健康科普系列作品

作者、審核人: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鐘楠楠

(關偉杰教授團隊)

來源: 悅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