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豐富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內容,將科普教育與傳統文化、藝術實踐深度融合,6月6日上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聯合楊凌示范區科學技術協會,邀請楊凌西交康橋綠地小學50名學生走進博覽園,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牡丹芍藥辨與繪”科普實踐活動。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親近自然、探究科學、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激發對植物世界的熱愛。

走進博覽園,孩子們在專業科普老師的帶領下,仔細觀察認識了雞爪槭、紅楓、紅花檵木、紫藤、火棘、棣棠、艾草、粉團等植物的特點及生長習性,并深入學習了牡丹與芍藥的莖、葉、花、生長習性的特征差異。孩子們以植物日記記錄下所學內容,并寫下自己的思考,將感性觀察提升為理性認知。

隨后進行的石膏牡丹創作,則讓孩子們在專注的繪制中,鍛煉了動手能力,更將對牡丹之美的理解傾注于筆端。嬌艷的胭脂紅、典雅的姚黃、純凈的粉白……躍然素胚之上,一朵朵獨一無二的牡丹在他們的手下徐徐綻放。

此次“牡丹芍藥辨與繪”活動是博覽園2025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系列活動的又一特色亮點。活動充分利用了博覽園自身的植物資源和科普優勢,創新科普形式,為青少年提供了沉浸式學習體驗的平臺。未來,博覽園將持續推出更多融合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特色科普項目,讓科學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讓文化的魅力在實踐體驗中代代相傳。

來源: 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