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8日,為積極響應2025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主題號召,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研究所與河北省知行青少年社區教育服務中心聯合開展了"'花'樣童年 趣味橫'生'"科普研學活動?;顒硬扇【€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共吸引182人參與,其中線下58名青少年、社會公眾、科技工作者及志愿者現場參加,線上124人通過直播平臺參與互動。
科技賦能 科普創新
活動精心設計了互動講座和實踐體驗兩大板塊。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基地負責人馬春紅研究員帶領大家參觀了種質資源墻,通過播放《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基地》宣傳片和圖文并茂的展板,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農產品安全與食品安全知識。馬春紅研究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玉米的起源及價值、用途"以及"水果病害、水果保鮮、水果加工"等專業知識,特別就公眾關心的轉基因技術問題進行了科學普及,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
趣味科普 寓教于樂
許大金博士帶來的《花生的故事》科普講座將活動推向高潮。講座內容豐富多彩,從花生的起源講起,詳細介紹了花生的種類、用途等知識。特別引人入勝的是,許博士通過播放"為什么叫落花生"和"花生的分類"科普動畫,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向孩子們展示了花生的奧秘。講座中穿插的互動問答環節,激發了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欲,大家爭相提問,現場氣氛熱烈。
田間實踐 知行合一
在實踐體驗環節,科研團隊的科技志愿者們帶領孩子們走進田間地頭,體驗花生種植的全過程。從選種、整地到播種、覆土,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親手操作,感受農業科技的魅力。一位參與活動的小學生興奮地說:"原來花生是這樣種出來的!我以前只在超市見過花生,今天才知道它要經歷這么多過程才能長出來。"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更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思維。
薪火相傳 培育未來
此次活動特別注重科學家精神的傳承。在各個環節中,科研人員不僅傳授知識,更通過自身經歷向青少年展示科研工作的艱辛與樂趣,傳遞嚴謹求實、勇于創新的科學態度。"看到孩子們對科學表現出如此濃厚的興趣,我們感到非常欣慰。"馬春紅研究員表示,"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是我們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河北省知行青少年社區教育服務中心負責人指出,此次與專業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科普活動,是創新科學教育方式的有益嘗試。通過將專業的科研知識轉化為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有效激發了孩子們的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
"'花'樣童年 趣味橫'生'"科普研學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河北省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顒硬粌H傳播了科學知識,弘揚了科學家精神,更重要的是激發了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為建設科技強國培養了潛在的生力軍。未來,主辦方將繼續創新科普形式,拓展科普內容,讓科學之花開遍每個孩子的心田,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作者:許大金 馬春紅 趙璞
工作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研究所
來源: 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