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潛山竹海泛起初夏新綠,淦河兩岸飄來陣陣梔子花香,一場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科普盛宴——由咸寧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武漢科技報承辦的2025年咸寧市科普知識網絡競賽,于6月2日在香城咸寧圓滿落幕。
在這場持續15天的智慧接力中,吸引全網近13萬名參賽者,累計答題量突破51萬次,在鄂南大地掀起一股全民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潮。此次競賽不僅題型豐富、知識面廣,而且引入AI智能解析,讓參賽者在答題之外,更收獲一場“沉浸式”的學習體驗。“答的不只是題,學的是科學思維,收獲的是生活智慧。”來自咸安區的王女士表示:“每天做幾道題,不知不覺把很多科學知識都記住了。這些題目不僅有趣,還讓我意識到原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科技強國,離不開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咸寧市科學技術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科普知識網絡競賽,是咸寧市科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科技強國戰略,推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的一次實踐。通過普及性強、體驗感高的線上競賽形式,有效推動科學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全民科學素養提升”從愿景逐步走向現實。該負責人表示,未來咸寧市科協將繼續拓展科普傳播新路徑,創新科普服務新模式,推動科技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不斷夯實全民科技素養的群眾基礎,為建設科技強市、助力科技強國戰略貢獻科普力量。
競賽雖已落幕,但科技創新的熱潮仍在鄂南大地持續升騰。那些在云端激蕩的思想火花,正逐步轉化為九宮山下的智慧茶園、桂鄉大地上的智能溫室、香泉工廠中的數字化改造、課堂實驗中的奇思妙想。這場全民參與的科普實踐,如咸寧夏日彌漫的梔子清香,潤物無聲地滋養著科技強市的沃土,悄然匯聚起推動創新發展的“咸寧力量”。
在新時代科技強國的偉大征程中,咸寧正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進取精神,通過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科普實踐,不斷繪就全民科學素養提升的生動畫卷。這座滿載創新之力的城市,正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堅定信念,在科普創新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為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著咸寧智慧與力量。
來源:武漢科技報
記者:周子燁
通訊員:余冬林
編輯:陳麗萍
來源: 武漢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