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響指"與"媽媽手"都是狹窄性腱鞘炎的一種,是局部腱組織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癥,導致肌腱在滑行時受阻,二者只是發生的部位不同而已。

腱鞘也稱腱滑膜鞘,是套在長肌腱表面的管狀滑膜囊,旨在減少肌腱在運動時的摩擦。腱鞘由纖維層和滑膜層構成,滑膜層又分兩層,內層緊貼肌腱表面,外層緊貼纖維層內面,內、外兩層之間形成滑膜腔,內有少量滑液,起潤滑作用。

“彈響指“發生在手指的屈指肌腱,其主要表現為手指屈伸時出現彈響、疼痛,或者手指彎曲后難以自主伸直、卡頓無法活動,且運動時通常會發出“咯噔”的聲音,類似扣動扳機的動作,因此又名扳機指。

"媽媽手”發生在腕部近橈骨莖突處的拇長展肌和拇短伸肌肌腱,臨床上也稱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一般新手媽媽在照顧嬰幼兒或做家務時過度使用手腕,引起肌腱和腱鞘的過度摩擦,導致無菌性炎癥,所以稱為“媽媽手”。

疼痛、壓痛、活動受限是狹窄性腱鞘炎的主要表現。除媽媽們之外,手機黨、打字員、抱娃狂魔、手工勞動者都是此類疾病的高發人群。

狹窄性腱鞘炎可防可治。目前,“彈響指”和“媽媽手"的處理主要包括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超聲引導下的局部注射、針刀松解等;其主要預防措施包括:①防寒保暖,勞逸結合,避免過度不當用手;②保持姿勢正確,使用鍵盤時保持手腕自然伸展。該病雖然常見,但通過正確的預防和護理,可以有效減少發病風險,所以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來源: 網絡與工作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