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可通過發病動物致傷感染,一旦發病,病死率近乎100%。
據世衛組織(WHO)最新統計,全球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約59000人。我國是狂犬病高風險地區,每年死亡人數居法定傳染病前三位。狂犬病發病后死亡率幾乎100%,而規范、及時的處理基本可做到100%的預防。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已感染病毒的哺乳動物的唾液中,通過被咬傷、抓傷,或被動物舔舐破損的粘膜或皮膚進入人體造成感染。
關于狂犬病病毒兩個不得不知的真相:
**真相1——**下列這些動物咬傷、抓傷被認為風險較高:
第一種是貓、狗,包括家養的,也包括流浪的、野生的;
第二種是野生的哺乳動物,主要是食肉類動物;
第三種是蝙蝠。
真相2——哺乳動物以外的動物都不傳染狂犬病,但所有的動物咬傷都有患破傷風的風險,所以要預防破傷風。
狂犬病主要表現:
狂躁、驚恐不安、怕風怕水怕光、流涎、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
預防狂犬病的**“黃金三原則”:傷口規范處理、注射被動免疫制劑、**接種狂犬疫苗。
狂犬病暴露分級和處理原則:
|| ||
狂犬疫苗注射后注意事項:
1.注射疫苗期間多飲水、多休息;忌飲酒、濃茶、咖啡、刺激性食物及劇烈運動。
2.個別受種者可能出現注射部位紅腫、硬結等反應,一般數日內可自行緩解。
3.注射疫苗后如出現發熱不退、皮疹,可就近到醫療機構對癥治療。
4.請詳細閱讀并妥善保存病歷,按時接種疫苗。如不能按時注射,請向醫生說明。
5.費用已交齊者可直接到注射室注射后續針劑。
6.疫苗注射時間: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急診科 8:30—17:00(含節假日)。
來源: 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