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甲勇士——凹甲陸龜

田時飛 鐘靈 田小芳 楊怡 廖輝 張長新

(重慶動物園 400050)

大家好,我叫凹甲陸龜,還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麒麟陸龜, 作為龜系列重要組員之一,怎么能少了我呢?我還是要出來露個面兒的,我可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中國野外數量極為稀少。

我的造型很有個性的,我的前端和后端有如鋸齒狀的鱗甲,背甲的每個小塊中央凹陷有個“大坑”,故得名凹甲陸龜。大家肯定知道古代作戰時將士左手拿的盾牌吧,戰士們用以掩蔽身體,抵御敵方兵刃的防御性兵械,所以我龜殼上密集的“盾牌”就好比一道嚴實的城墻,可保護自己,抵御外敵。此外,我全身黃褐色,綴有暗黑色斑塊或放射狀圖紋,在野外可以很好的將自己隱蔽起來。

在中國主要分布于湖南,廣西,海南,云南;國外也有,主要分布于緬甸,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

我們凹甲陸龜屬于體形較大的陸棲行的龜類,我的爸爸媽媽可有30厘米長,2 7厘米寬。我們通常生活在比較干燥環境下,尤其喜歡在相當高的丘陵、斜坡上,且離水較遠的地方。要是接連下上四五天的雨的話,我們就會一起出來飲水,因為下雨時洞穴周邊的水都不能飲用。

在野外,我們通常食用一些植物,如竹筍、雜草、野果等。但在動物園里,也學會“開葷”了,偶爾也吃些瘦豬肉、牛肉等,不算絕對的素食主義者。

我聽到很多游客說我們凹甲是“暴斃王”,理由是我們是高海拔動物,從高山下來后難以適應低海拔地區,就好比我們重慶人到了西藏那些高原地區產生的高原反應一樣,而出現的一些絕食、不活動等,以至于最后離開了這個世界。

其實這兒只說對了一部分,我們只是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而且比較膽小,絕不是什么“暴斃”之類的。受驚時,我們常常把頭縮回殼內,立刻又伸出殼外,重復數次,且嘴中不斷發出“哧、哧”的放氣聲,待平靜后,頭上下抖動,又慢慢伸出殼外。不過我也不是好惹的,誰讓我是“鎧甲勇士”呢,十八般武藝我是樣樣精通,誰要是敢惹我,我就全副武裝立即縮回龜殼里,看你拿我怎么辦。

沒錯,我就是那只典型的“縮頭烏龜”,其實不是我們膽小怕事,是因為我們的攻擊性都不強,只有采取這樣的防御戰術才能好好的繼續生存。所以小朋友們,在生活中要是明知道這件事自己完成不了,就學會放棄,或許你會獲得更加美好的“一扇窗”。

來源: 重慶市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