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見惡性腫瘤,尤其在老年男性中高發(fā)。早期發(fā)現(xiàn)、規(guī)范治療可顯著改善預后和生活質量。但部分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屬晚期,并發(fā)生了轉移。因此,了解轉移性前列腺癌的診斷與治療對提高生存率至關重要。

前列腺癌真的難以早發(fā)現(xiàn)嗎?

事實上,隨著人們體檢意識的提高,以及診療水平的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檢出率也越來越高。

前列腺癌目前主要篩查方法為直腸指檢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直腸指檢是通過直腸觸摸前列腺,檢查是否有異常結節(jié)或腫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是一種血液檢測,用于測量血液中PSA的水平。PSA檢測后異樣,需要進一步檢查,如經直腸超聲引導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檢,明確診斷。

不過也有部分前列腺癌被發(fā)現(xiàn)時已經晚期,甚至發(fā)生了骨轉移。這是因為前列腺癌本身的癥狀不明顯,也易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相混淆;還有部分人覺得直腸指檢較尷尬而拒絕這項檢查;同時PSA檢測技術也有一定的局限,其準確性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年齡、前列腺體積等。因此可能會導致部分前列腺癌患者的漏診。

但不管怎么說,定期進行前列腺癌篩查、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以及出現(xiàn)不適及時就醫(yī),仍是盡早發(fā)現(xiàn)前列腺癌的關鍵。

下述的高風險人群尤其需重視前列腺癌的篩查!

<1> 年齡50歲以上的男性;

<2> 年齡45歲以上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 年齡40歲以上且PSA>1ng/ml的男性;

<4> 攜帶BRCA2基因突變且年齡40歲以上的男性。

前列腺癌轉移了還能治嗎?

目前轉移性前列腺癌難以治愈,但是通過科學合理的治療與管理,還是能改善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預后,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活質量。

新診斷的轉移性前列腺癌,往往是激素敏感性的,稱之為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主要治療方法是以雄激素剝奪療法(ADT)為基礎的系統(tǒng)治療。該療法的主要方式是藥物去勢,目標是將雄激素(主要為睪酮)降至無法為癌癥提供“燃料”的水平,這一低水平稱為去勢水平。對于新確診的mHSPC患者,需開始ADT治療以使睪酮降至去勢水平,并持續(xù)ADT以維持睪酮處于去勢水平。

新型內分泌治療藥物與ADT聯(lián)合顯著提升了mHSPC治療效果,成為標準治療方案,尤其適合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此基礎上,結合多西他賽化療(針對高轉移負荷病例)構成三聯(lián)療法,效果更佳。對于低瘤負荷或寡轉移患者,PSMA-PET掃描、先進放療技術及微創(chuàng)手術的發(fā)展,使前列腺放療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在提升療效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前列腺癌轉移了還能治嗎?

目前轉移性前列腺癌難以治愈,但是通過科學合理的治療與管理,還是能改善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預后,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活質量。

新診斷的轉移性前列腺癌,往往是激素敏感性的,稱之為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主要治療方法是以雄激素剝奪療法(ADT)為基礎的系統(tǒng)治療。該療法的主要方式是藥物去勢,目標是將雄激素(主要為睪酮)降至無法為癌癥提供“燃料”的水平,這一低水平稱為去勢水平。對于新確診的mHSPC患者,需開始ADT治療以使睪酮降至去勢水平,并持續(xù)ADT以維持睪酮處于去勢水平。

新型內分泌治療藥物與ADT聯(lián)合顯著提升了mHSPC治療效果,成為標準治療方案,尤其適合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此基礎上,結合多西他賽化療(針對高轉移負荷病例)構成三聯(lián)療法,效果更佳。對于低瘤負荷或寡轉移患者,PSMA-PET掃描、先進放療技術及微創(chuàng)手術的發(fā)展,使前列腺放療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在提升療效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來源: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