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西湖區科學技術協會與杭州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科學“西”引力——杭州華大科技開放日活動在紫金港科技城華大園區圓滿舉行。
該活動作為西湖區推進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工作的重要實踐,通過沉浸式體驗與互動,解碼生命科學奧秘,感受前沿科技魅力。
活動伊始,學生們走進華大園區,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探索之旅”。
在“遇見新質生產力”參觀環節中,學生們首先參觀了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科研展廳,通過圖文展板、影像資料及實物模型,系統了解了華大在基因組學、精準醫學等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從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到主導“亞洲人基因組圖譜”,從助力抗擊新冠疫情的快速檢測技術到推動農業育種的“種子方舟”計劃,華大的科研歷程讓青少年們感受到科技服務社會的使命擔當。
活動現場展出了華大自主研發的基因測序儀,科普工作人員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基因測序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場景。當得知這些設備曾助力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生態研究(“珠峰行動計劃”)時,學生們紛紛驚嘆:“原來科技不僅能‘上天’,還能‘登頂’!”
在“解碼生命密碼”環節,華大科學家劉石平老師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名為《神奇的大腦》的科普課堂。
“人類的大腦有860億個神經元,它們如何編織出記憶、情感與創造力?”劉老師以問題開場,通過腦科學實驗影像、3D動態模型演示,帶領學生探索大腦結構、神經信號傳遞機制及人工智能與腦科學的交叉應用。從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研究到腦機接口技術的突破,從“過目不忘”的記憶原理到“夢境形成”的科學猜想,生動的案例引發陣陣驚嘆。
互動環節中,學生們爭相提問:“未來能通過基因編輯讓人更聰明嗎?”“AI會取代人類大腦嗎?”劉石平老師結合研究實例耐心解答:“科技的目標不是取代人類,而是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就像華大通過基因技術破解疾病密碼一樣,腦科學的終極使命是讓人類擁有更健康、更自由的生命體驗。”
科技開放日活動是西湖區科協進一步推動全區科普資源開放共享及科技資源科普化和強化社會科普責任的生動實踐。今年以來,西湖區科技開放日活動已先后走進M511光影科普體驗館、阿里云等科普教育基地,深受轄區廣大青少年的歡迎。接下來,西湖區科協將持續聯動轄區科研院所、高新企業,打造“第二課堂”品牌矩陣,推動科普資源“破圈”共享,為青少年推開一扇通向未來的科學之門。在這里,好奇與探索交織,夢想與科技同行,每一顆熱愛科學的種子,都將蓄力生長,綻放無限可能。
來源: 西湖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