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關于舉辦2025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的號召,結合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的開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聯合孫和平院士精密測量三峽科普工作室、湖北長江三峽滑坡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宜昌市三峽大學校園內為宜昌市夷陵區小溪塔街道辦事處第三完全小學的近300 名師生舉辦了 “科普防災手牽手 科技傳播心連心” 主題沉浸式防災減災科普活動。
活動伊始,在三峽大學校史館門前舉行了小學生科普進校園啟動儀式。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科普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執行院長鄧華鋒教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隨后宜昌市夷陵區小溪塔街道辦事處第三完全小學韓玉萍書記也進行了發言,為活動拉開了序幕。
鄧華鋒院長致辭
韓玉萍書記致辭
啟動儀式結束后,學生們被分成 5 組,在三峽大學老師及科普工作委員會志愿者的帶領下,依次前往校內 5 個科普場館進行沉浸式體驗。在三維滑坡涌浪科普區域,通過專業的展示和講解,直觀地了解滑坡涌浪的原理;滑坡侵蝕致災模擬科普和危石綜合試驗科普,則讓學生們深入認識到地質災害的成因與危害;生物巖土防治科普環節,又為大家打開了生物科技在地質災害防治中應用的新視野;在建筑 3D 打印現代產業學院,孩子們親手觸摸 3D 打印房屋,感受科技與建筑的奇妙融合。后續學生們還參觀了天文數理教育實驗基地,動手參與一些科學實驗;參觀了三峽大學校史館,了解家門口最高學府的歷史。
三維滑坡涌浪科普
滑坡侵蝕致災模擬科普
危石綜合試驗科普
生物巖土防治科普
學生觸摸3D打印房屋
天文數理教育實驗基地科普
參觀校史館
本次活動通過地質災害模擬、星空拼圖探索、觸摸 3D 打印作品等豐富多樣的體驗內容,讓在場的小朋友不僅了解了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成因,學習到實用的防災知識,掌握了必要的應急技能,更通過接觸科技前沿,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探索興趣,為孩子們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讓科學的種子在他們心中悄然生根發芽。
值得高興的是,此次“大手牽小手”科普活動在各單位的積極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熱烈的反響。未來,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將與相關單位一道,繼續深入開展類似的科普活動,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在 “大手” 的引領下,走近科學、熱愛科學,在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讓科普的陽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長之路。
來源: 科普巖石力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