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訊)在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少年科學院”啟動儀式上李冠霆團隊研發的《睿伴銀齡——獨居老人智能“地空云”三維守護系統》榮獲大獎。這支由李冠霆、李冠瑤、江佳穎、柯欣言、朱澤焜、梁圳銘、李明澤七人組成的年輕團隊,創新整合腦電波監測、數字孿生與群智感知技術,打造覆蓋居家、社區、戶外全場景的守護生態,為老齡化社會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范本。
全域感知重構安全邊界
系統升級4.0版本實現三大躍升:植入柔性電子皮膚的智能地毯,可實時監測步態異常與水腫指數;搭載微型氣象站的無人機,在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前2小時推送預警;云端引入AI社工“銀齡小睿”,基于20萬條老年心理學數據提供情感陪伴。團隊成員江佳穎介紹:“我們通過腦電頭環測試發現,獨居老人抑郁情緒與室內活動半徑縮小呈正相關,因此新增了‘健康指數’動態評估功能。”
技術矩陣背后的青春力量
這支“00后”團隊展現出跨界創新能力:隊長李冠霆主導的數字孿生系統,1:1還原老人生活空間;李冠瑤開發的非接觸式心率監測算法,精度達醫療級水準;江佳穎訓練的AI語音模型支持7種方言情緒識別;柯欣言搭建的用藥提醒系統,可自動識別108種常見藥品;朱澤焜編寫的多源數據融合代碼,將響應延遲壓縮至0.8秒;梁圳銘設計的低輻射定位手環,待機時長突破90天;李明澤創作的虛擬陪伴形象,日均互動達5.7次,有效緩解老人孤獨感。
從城市到雪域的技術普惠
系統已在廣州大學城部分社區部署,累計觸發預警79次,誤報率僅3.28%。73歲的帕金森患者劉阿姨感嘆:“半夜起身不穩,還沒倒地就有無人機開燈播報指導,像多了個隱形護工。”
正如廣大附中教科所姚海霞主任所言:“這群少年用技術跨越代際鴻溝,讓‘老有尊嚴’不再是口號。”從毫米波到腦電波,從算法到情感,李冠霆團隊以“地空云”系統繪制出智慧養老的新圖景,讓科技創新真正成為守護暮年的溫暖屏障。
來源: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