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紅糖水:被低估的經期伴侶
不知何時起,每當女性在經期喝紅糖水時,常會聽到質疑:“還是舊時代女性啊,紅糖能補什么?不如多吃肉蛋奶!”
誠然,紅糖的鐵含量確實較低(約2.2毫克/100克),低于紅肉(如牛肉含3.3毫克/100克)或動物肝臟(如豬肝含22.6毫克/100克)。但紅糖水里藏著的,從來不只是冰冷的數字——
暖意從手心蔓延:一杯溫熱的水,悄悄撫平痙攣的子宮,像母親的手輕輕揉著發緊的小腹;
甜味是無聲的安慰:紅糖的甜悄悄喚醒大腦里的快樂因子,刺激大腦釋放內啡肽,讓緊繃的眉頭舒展;糖分攝入可短暫緩解低血糖引起的頭暈乏力。
傳統的溫度:它或許來自外婆的老方子,或是閨蜜遞來的關心,每一口都是被愛的證據。
我們應采取的科學態度是:若飲用后感覺舒適,無需因他人評價而放棄;若不喜歡,也無需勉強。
尊重個體差異,才是健康管理的核心。
經期護理的第一原則,是傾聽身體的真實需求。
二、肉蛋奶:營養的長期策略,而非臨時“解藥”
1. 為何經期“臨門一腳”的突擊補充反而會適得其反?
蛋白質是身體的磚瓦,但匆忙堆砌只會讓城墻搖搖欲墜:
腸胃的抗議:突然涌入的肉蛋奶,像一場暴風雨,讓本就疲憊的身體更加沉重;部分人群還可能會因肉中的脂肪而拉肚子。
時光的答案:免疫力、肌肉和活力,從來不是一夜之間能攢夠的禮物。
暖心小貼士:成年女性每日需要攝入約55克蛋白質。
每天給自己煮一顆水煮蛋 / 蒸一條魚 / 泡一杯溫牛奶 / 吃點豆制品 ……
—— 這些細碎的日常,才是身體最堅實的后盾。
2. 烹飪智慧:如何吃得更科學?
- **肉類**:紅肉(如牛肉)富含血紅素鐵,適合預防貧血;白肉(如雞肉、魚肉、蝦肉)脂肪含量低,更適合控制體重。
- **蛋類**:水煮或蒸蛋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避免高溫煎炸破壞蛋白質結構。
- **奶類**:乳糖不耐受者可選擇酸奶或低乳糖牛奶,補充鈣和維生素D。
別忘了:夾一筷子清炒菠菜或切幾片彩椒…總之,要讓維生素C牽著鐵的手,走進血液里。
三、暖寶寶與熱水袋:痛經時最沉默的擁抱
總有人問:“暖的是胃,怎么就能暖到子宮?”
現代科學說:
血液在悄悄奔流:熱敷能擴張血管,減少子宮缺血和致痛物質前列腺素的堆積;
肌肉松開了拳頭:熱敷可以降低平滑肌張力,緩解痙攣性疼痛;緊繃的子宮像被春風拂過的柳枝,終于能喘一口氣;
痛覺信號迷了路:溫度刺激可掩蓋痛覺信號,就像是搶走了神經的“話筒”;而焦慮也在暖意中漸漸融化。
中醫說:
“姑娘,你子宮里住進了一場寒冬。”
于是熱敷化作一縷陽光,驅散寒凝血瘀的積雪。
科學提醒:
若能以溫熱之力,解痛經之苦,可作輔助;若疼痛劇烈(伴嘔吐、暈厥),需警惕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及時就醫。
四、尊重與傾聽:每個女性都是自己身體的詩人
經期護理從無“標準答案”:有人依賴紅糖水的溫暖,有人信任熱敷的舒緩,也有人通過瑜伽調節身心 ——
這些選擇本質,都是和自我身體的溫柔對話。
撕掉那些標簽吧:
-“痛經是矯情” —— 痛覺是再真實不過的生理信號;
-“要成為大女人就別再喝紅糖水” —— 個體差異由基因、激素、心理等共同塑造。只要你認為有用,喝紅糖水與你“強大”與否毫無沖突。
我們可以這樣做:
當同事蜷縮在工位時,默默遞上一片暖貼,勝過千句蒼白而單調的“多喝熱水”;
在地鐵站、圖書館、辦公室,留一個角落售賣止痛藥與衛生巾;
告訴每一個她:“按你舒服的方式來,你比誰都懂自己的身體。”
五、結語:在科學與愛之間,自由生長
喝紅糖水是否有用的爭議,本質是傳統經驗與現代科學的碰撞。
科學教會我們理性選擇,而人文精神告訴我們:有些看起來是“非理性”的堅持,恰恰是對生命最深的共情。
無論是清晨的一杯紅糖水,還是深夜的一碗雞湯,抑或是痛經時攥緊的暖寶寶——這些微小的選擇,都是女性在說:“我在好好愛自己。”
健康之路,從尊重每一份“微小的舒適”開始。
愿每一位女性,都能在經期的潮汐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港灣。
參考文獻
《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
《營養學原理》([美] 羅倫?麥奎爾等著,張-org 譯)
《生理學》(王庭槐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營養學會編著)
《婦科痛經的熱敷治療機制探討-剖析洞察》
彭勇華,張玨,薛陳晨,等. 杵針聯合中藥熱敷治療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研究與推廣[J]. 健康女性,2021(10):101.
張燁(CHAYANEE SRISUANTAENG). 電針配泰草藥按摩球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臨床研究[D]. 廣東:廣州中醫藥大學,2019.
相關中醫經典著作
文字:張欣瑤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護理學院2024級護理學(四年英語)專業
圖片:“即夢”AI與“豆包”AI生成,圖片生成指令由作者本人給出
審核:吳 艷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
楊盛力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
來源: 大學生快樂科普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