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內褲作為現代生活中的便捷用品,在旅行、產后、經期等特殊場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產品,如何挑選安全、衛生的一次性內褲?

一次性內褲的生產并非簡單加工,而是需要經過嚴格的工序。首先是原料選擇,常見材質包括純棉、再生纖維素纖維、聚乙烯和聚丙烯等。不同材質的特性直接影響產品的透氣性、吸濕性和穿著體驗。原料選定后,通過織造成型形成內褲的基本結構,隨后進入關鍵的消毒滅菌環節。目前多數產品采用環氧乙烷滅菌工藝,能有效殺滅微生物,但需嚴格控制殘留量。最后,經密封包裝,確保產品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保持潔凈狀態。

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內褲品牌眾多,質量良莠不齊,那么該如何挑選一款安全又衛生的一次性內褲呢?下面4點很重要:

1.看準消毒/滅菌方式

一次性內褲作為一次性產品,原料和包裝都要無毒無害,產品需經過有效消毒滅菌。一次性內褲主要消毒滅菌方式有:EO環氧乙烷氣體滅菌、電離輻射滅菌等。如果產品說明上模糊了消毒方式,或只采用簡單的消毒方式如紫外線消毒,則不建議購買。

2.執行這兩種國家標準或團體標準

判斷產品是否達標,就看產品有沒有執行「衛生標準」和「安全技術類別」。執行這兩個標準的產品一般會直接標注在外包裝上。

根據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規定,一次性內褲的衛生標準應該符合該要求(新版標準GB 15979-2024《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將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實施。新標準在檢測指標上更加全面,對產品的衛生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同時,根據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其安全類別至少應滿足B類要求。

此外,目前一次性內褲已經有可以直接依據的團體標準,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發布的T/CTES 1020—2019《一次性內褲》相比國家標準GB 15979—2002和GB 18401—2010針對性更強,要求也更高,也可放心選擇按此團體標準執行的一次性內褲產品,品質與安全性有保證。

檢測報告也是驗證產品安全性的重要依據

正規渠道銷售的產品應具備CMA、CNAS認證的檢測報告,重點關注環氧乙烷殘留、微生物指標、pH值等項目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或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團標。

3.認準純棉

影響舒適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材質了,目前市面上一次性內褲的材質類型主要有純棉、棉與化纖混合等類型。純棉材質更加柔軟親膚、吸濕吸汗,舒適性好且更環保。

4.認準針織

從紡織結構來看,一次性內褲主要分為針織布和非織造布,它們都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非織造布常應用于衛生棉、紙尿褲等一次性用品。相比針織產品而言,非織造布產品耐久性差,缺乏彈性,舒適度欠佳,容易導致私處潮濕悶熱滋生細菌。選購時盡量選擇針織布產品,紗線之間有縫隙,摸起來有純棉的質感。其次,使用針織工藝,還能讓一次性內褲更有彈性、更貼身一些。(重要的是!剪裁上更不容易卡屁縫兒,用力拉拽也不容易出現破洞的尷尬場面~)

使用禁忌:勿重復穿著,避免長期使用。一次性內褲設計初衷為單次使用,水洗后不僅會導致纖維結構破壞、舒適度下降,還可能使抗菌涂層失效,增加健康風險。因此,不建議清洗后重復穿著。長期穿著一次性內褲同樣不可取。不當材質可能誘發皮膚問題,如外陰炎、濕疹等;大量使用還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建議僅在旅行、醫療恢復期等特殊場景短期使用,日常生活中仍應以可重復穿著的純棉內褲為主,并注意及時更換和正確清洗,以維護私處健康。

來源: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