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該法曾于1989年制定,2004年、2013年進行全面修訂和部分修改。

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包括總則,預防,監測、報告和預警,疫情控制,醫療救治,保障措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共9章115條。

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明確,傳染病防治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的原則。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協調全國傳染病疫情應對工作,負責全國傳染病醫療救治的組織指導工作。國務院疾病預防控制部門負責全國傳染病預防、控制的組織指導工作,負責全國傳染病疫情應對相關工作。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重大傳染病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開展疫情會商研判,組織協調、督促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國家建立健全城鄉一體、上下聯動、功能完備的疾病預防控制網絡。

在預防部分,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指出,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改善人居環境狀況,加強社會健康管理,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在監測、報告和預警部分,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明確,國家加強傳染病監測預警工作,建設多點觸發、反應快速、權威高效的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傳染病的發生、流行以及影響其發生、流行的因素進行監測,及時掌握重點傳染病流行強度、危害程度以及病原體變異情況;國家建立跨部門、跨地域的傳染病監測信息共享機制,建立臨床醫療、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的互通共享制度。

**在疫情控制部分,**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指出,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其他單位和個人報告甲類傳染病的,有關甲類傳染病患者、疑似患者的移交按照國務院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的規定執行;醫療機構發現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患者時,應當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在醫療救治部分,**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明確,國家建立健全重大傳染病疫情醫療救治體系,建立由傳染病專科醫院、綜合醫院、中醫醫院、院前急救機構、臨時性救治場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血站等構成的綜合醫療救治體系,對傳染病患者進行分類救治,加強重癥患者醫療救治,提高重大傳染病疫情醫療救治能力。

專家觀點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秘書長劉霞表示

新法的頒布為構建以醫療衛生機構為主體,防治結合、全社會協同的疾控體系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將有力提升我國傳染病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檢驗檢測、醫療救治等核心能力。

清華大學法學院申衛星教授說

“新法進一步明晰了政府部門、疾控機構、醫療機構、生產經營單位和公民個人等各類主體在傳染病防治過程中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強化了跨部門的傳染病防治協作機制。”這將有效提升法律權威性和執行力。

修法內容強調了依法防控、科學防控和全民參與的理念,體現了我國在公共衛生領域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方面的決心,展現了法律與時俱進發展的適應性和前瞻性。”

束語

2025年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既是我國公共衛生法治化的里程碑,也是應對全球健康風險的中國方案。

隨著9月1日新法的正式實施,我國傳染病防控將邁入更加高效協同的新階段。筑牢法治防線,守護全民健康,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來源: 新華社、健康報、中國人大網、國家疾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