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5年第3期發表了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賴克方教授撰寫的《重視支氣管哮喘的咳嗽問題》一文。文章強調,咳嗽是支氣管哮喘(以下簡稱“哮喘”)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發生率高達80%以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盡管哮喘性咳嗽如此常見,但在目前的哮喘評估與管理中,咳嗽的重要性被嚴重忽視。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但在臨床實踐中常被忽視。

文章指出,咳嗽與喘息、呼吸困難雖然同為哮喘的常見癥狀,但并不一定同步發生與緩解。目前所用的哮喘評估問卷如哮喘控制測試(ACT)評分、哮喘控制問卷(ACQ)沒有單獨針對咳嗽的條目。需要注意的是,幾乎所有多中心、大樣本的哮喘臨床研究均以哮喘急性發作、哮喘控制作為終點指標,而未將咳嗽癥狀或咳嗽敏感性納入作為主要或次要觀察指標。

在治療方面,既往有大量的多中心大樣本的臨床研究觀察了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對哮喘控制、急性發作、肺功能改善的療效,然而,這些研究并沒有觀察咳嗽方面的作用。目前抗哮喘藥物對咳嗽的治療作用,包括ICS或ICS/LABA、長效抗膽堿能藥物(LAMA)、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僅有小樣本的臨床研究結果,缺乏高質量的循證醫學證據。哮喘的分級治療是否適應于哮喘性咳嗽的治療尚不清楚。生物制劑已廣泛用于重度哮喘的治療,這些治療對哮喘性咳嗽有何作用亦需進一步觀察。因此,文章強調,目前迫切需要對常用抗哮喘藥物對咳嗽的治療作用進行再評價。

哮喘性咳嗽問題已引起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專家的關注。作者呼吁,期待國內同行對哮喘性咳嗽問題給予更多的關注,開展更多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為哮喘性咳嗽的評估、治療與指南修訂提供更多的循證醫學依據。

來源: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