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職業健康安全與每位勞動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然而,由于工作環境中存在的各類危害因素,職業病已成為威脅勞動者健康的隱形“殺手”。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個全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在此期間,寧夏醫學會為增強公眾對職業病的認知,提升勞動者自我防護意識,精心整理了一系列關于職業病防治的核心知識,為公眾全面解析職業病防治相關問題,助力筑牢職業健康防線,讓每一位奮斗在崗位上的勞動者都能遠離職業病困擾,享受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
一、什么是職業???《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規定,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構成職業病必須具備哪些條件?要構成《職業病防治法》中所規定的職業病,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 患病主體是企業、事業單位或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 必須是在從事職業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
· 必須是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 必須是國家公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所列的職業病。
三、職業病包括哪些類型?2025年8月1日前:共計十大類132種。詳見《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衛疾控發[2013]48號)2025年8月1日后:調整為十二大類135種。詳見《關于印發<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的通知》(國衛職健發〔2024〕39號)
新《目錄》具體調整情況如下:
· 新增2個職業病類別,分別為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職業性精神和行為障礙,每個類別中分別新增1種職業病。一是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類別中新增腕管綜合征(限于長時間腕部重復作業或用力作業的制造業工人)。二是職業性精神和行為障礙類別中新增創傷后應激障礙(限于參與突發事件處置的人民警察、醫療衛生人員、消防救援等應急救援人員)2· 將原其他職業病類別中的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調整至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類別?!?為保持職業病歸類的統一性,將原職業性眼病類別中的放射性白內障單列,并調整至職業性放射性疾病類別。將原職業性化學中毒類別中的鈾及其化合物中毒調整至職業性放射性疾病類別。同時,對相關職業病類別和病種進行了重新排序。
四、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哪些?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調整并公布?!堵殬I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將危害因素分為6大類456種:
五、職業病屬于工傷嗎?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職業病屬于工傷。根據《工傷認定辦法》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六、如何進行職業病診斷?勞動者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申請職業病診斷,申請職業病診斷需攜帶以下材料:
· 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包括在崗時間、工種、崗位、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等);
· 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結果;·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 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斷還需要個人劑量監測檔案等資料;
· 與診斷有關的其他資料。
七、什么是職業病鑒定?職業病鑒定是指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機構作出的職業病診斷結論有異議的,向職業病診斷機構所在地設區的市級或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職業病再診斷的過程。職業病鑒定實行兩級鑒定制,設區的市級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負責職業病診斷爭議的首次鑒定,省級職業病鑒定結論為最終鑒定。
來源: 寧夏醫學會科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