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患者朋友和我抱怨,他的鼻子完全就是個擺設,呼吸全靠嘴,氣味也完全聞不到。

其實,在大多數鼻子相關的疾病中,最讓人頭痛的癥狀就是鼻塞。大多有過敏性鼻炎的朋友,即便鼻涕像開了水龍頭一樣洶涌,紙巾用了一包接一包,姑且還能接受,不愿來醫院治療。可一旦鼻塞持續加重,則完全難以忍受,到了醫院就希望醫生能盡快手術解決鼻塞的困擾。

佛說,生命只在呼吸間。人要是連呼吸都困難,確實是會讓人抓狂。哪些情況會出現鼻塞呢?

多數健康人群對于鼻塞的認識與體驗都是停留在感冒時的附帶癥狀上,但其實鼻塞的原因有許多。長期或反復的鼻塞,常常涉及鼻部結構或黏膜功能的異常,最常見的病因包括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以及過敏性鼻炎,少見的還有鼻息肉、鼻腔腫瘤等。

首先說說最常見的原因——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就像是兩個鼻腔之間的一堵墻,表面為黏膜,中間為骨或軟骨。在理想狀態下,鼻中隔應當居中,但許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偏曲。輕微的鼻中隔偏曲可能沒有明顯癥狀,但如果偏曲嚴重,左右兩個鼻腔中間的“墻”倒向一側,就會壓迫這一側的鼻腔,造成持續性鼻塞,且常常在躺下或側臥時更加明顯。嚴重偏曲歪斜的鼻中隔,由于突出部容易糜爛,還可能出現反復出血,有些壓迫中鼻道,影響鼻竇引流,引發慢性鼻竇炎。所以,對于嚴重的鼻中隔偏曲,保守治療效果有限,我們常會建議接受鼻中隔矯正術來從根本上改善通氣狀況。

除了鼻中隔偏曲這種結構的問題,鼻腔內的下鼻甲肥大也是鼻塞的常見原因。鼻甲,特別是下鼻甲,是鼻腔內調節空氣溫度和濕度的重要結構,在慢性刺激、反復鼻炎或通氣不暢的情況下,容易增生肥大。肥大的下鼻甲占據了本就狹窄的鼻腔空間,形成持續性的堵塞感。

其實多數鼻甲肥大是果,而因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也稱為變應性鼻炎,是一種由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起的慢性鼻腔炎癥,常見的過敏原為花粉、塵螨、動物皮屑、霉菌等。許多朋友抱著過敏性鼻炎反正不容易根治,干脆就不治了的心態,長期忽視,久而久之,導致鼻腔黏膜水腫,鼻甲肥大,最終出現持續性的鼻塞。

臨床上,很多人并不是單一病因導致的鼻塞,往往以上這些原因一股腦都有,而且相互影響。比如有些人原本就有鼻中隔偏曲,長期通氣不暢慢慢出現鼻甲肥大,再疊加對塵螨或花粉的過敏,鼻塞情況就會反復出現,甚至全年無休。長期鼻塞不僅令人抓狂,還可能造成更廣泛的健康影響。比如,夜間鼻塞可導致打鼾,張口呼吸容易出現咽干,引發慢性咽炎等,而兒童患者還可能因長期通氣障礙影響面部骨骼發育。

總結來看,鼻塞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只是一種多種因素導致的煩人癥狀。如果只是偶發,可以觀察。但若持續存在或反復發作,就應當到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明確病因并制定治療方案。不管是藥物、手術或生活方式調整,五官科醫生都有辦法解決鼻塞問題,徹底恢復你呼吸的自由。

來源: 海上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