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機器人大腦”的控制器

是機器人的“智慧”來源

位于西湖區紫金港科技城的

浙江科聰控制技術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科聰”)

正是移動機器人控制領域的引領者

日前,科聰已經順利完成由西湖科創投獨家投資的A2輪融資,總額千萬元,將主要用于產品技術持續創新和X-Robot西湖研測中心建設,進一步推動業務發展和規模擴大,實現新年復工復產“開門紅”。

2024年10月,紫金港科技城迎來里程碑時刻——“中國云谷”正式啟動建設。這座以“智算云”為核心的產業新地標,吸引了眾多科技巨頭入駐,科聰便是其中之一。站在嶄新的西湖智造基地前,科聰總裁陳健難掩自豪。

這里將年產10萬套控制器,推動“工業上樓”從概念走向規模化。

紫金港科技城作為城西科創大走廊的“創新心臟”,近年來聚焦數字經濟、生命健康與智能制造三大賽道,培育出多個高能級產業鏈。科聰的回歸,不僅是企業戰略布局的一環,更是一場“浙大系”企業與母校的科技重逢。

科聰扎根紫金港,既是為了共享這里的創新生態,也是為了讓團隊在杭州這片熱土上扎根成長。

初創企業可獲200萬元啟動資金,成長型企業享受500萬元研發與租金補貼,龍頭企業則獲得更大力度的資源傾斜……為護航“中國云谷”建設,紫金港科技城推出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我們希望通過精準服務,讓每一家企業都能在創新路上‘輕裝上陣’。”**紫金港科技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機器人發展賽道上,技術是永恒的“護城河”。科聰核心團隊來自國內自動化的龍頭企業——中控技術。自2015年成立以來,科聰便自主研發了國產控制系統內核,填補了國內空白。

據了解,目前科聰產品可實現±0.1°的角度控制,實驗環境導航精度更突破至±1mm,精準的運動控制能力和行業領先的自主導航技術讓國際競爭對手側目。

“精度差1毫米,訂單可能就丟了。”總裁助理楊劍劍回憶道,在一次某倉儲項目中,客戶要求企業現場比拼自動叉車的導航精度,科聰憑借在復雜環境中穩定的毫米級表現,最終成功拿下訂單。“實驗室數據是理想化的,而真實工廠充滿變量,光線變化、貨物遮擋、地面震動……我們的優勢在于用海量場景數據和AI迭代訓練,讓技術經得起實戰考驗。”

如今,科聰的產品已覆蓋叉式移動機器人、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等主流市場,其自主研發的圖形化開發平臺更顛覆行業傳統。客戶可通過模塊化“搭積木”方式,將機器人組裝周期縮短50%。“標準化硬件接口+自主編程內核,讓智能制造的門檻大幅降低。”陳健表示。

翻開科聰的客戶地圖,1500余家合作企業遍布亞、歐、美三大洲,涵蓋倉儲物流、汽車制造、3C電子、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在國內,超2000臺搭載科聰控制器的移動機器人正高效運轉。

亮眼數據的背后,是對研發的極致投入。科聰團隊研發人員占比高達67%,近三年營收與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超100%。同時,科聰的“出海”戰略加速推進。

我們要將中國智控技術推向國際,讓全球看到中國制造的硬實力。

“讓移動機器人服務人類”,是科聰始終堅守的初心。為實現這一愿景,科聰不斷拓展技術邊界,為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遞上更多“科聰方案”。“未來,機器人將滲透到更多生活場景中。而科聰要做的,就是為每一臺機器人裝上最聰明的‘大腦’。”科聰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紫金港科技城內的浙江大學實驗室,到全球智能制造舞臺,科聰用9年時間完成了一場華麗蛻變。在技術制勝與生態共贏的雙輪驅動下,這家西湖企業正以自主創新之筆,書寫智能時代的中國方案。

來源: 西湖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