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探索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路徑,旗科協于4月27日赴內蒙古左后水稻科技小院開展實地調研。旗科協黨組書記、主席朱麗華,內蒙古左后水稻科技小院首席專家、北京交通大學丁克儉教授,馬蓮河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海剛參加。
丁克儉教授帶領調研組走訪水稻種植示范田、智能溫室,深入講解水稻科技小院在技術推廣、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實踐經驗與現存問題,為優化農業科技服務模式、提升糧食生產效能提供決策參考。
朱麗華講到,內蒙古左后水稻科技小院作為集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人才培養于一體的新型平臺,在推動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方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進一步推廣技術成效,開展綠色栽培領域研究,助力農業綠色轉型;實時解決農戶種植難題,輻射帶動周邊村屯水稻種植技術升級。
張海剛表示,下一步將總結小院經驗、優化機制,推動科技小院模式在更大范圍推廣,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內蒙古左后水稻科技小院作為農業科技創新與服務的前沿陣地,依托高校“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中推動水稻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展現出強大生命力。未來,需凝結多方力量,破解發展難題,持續發揮小院示范引領作用,為端牢“中國飯碗”、實現農業現代化貢獻智慧與力量。
來源: 科普.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