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個患者這么“抱怨”過醫生:
現在的醫生出門診,遇到患者要求測血壓,都會拿出電子血壓計,一摁就出數,十分方便。可患者卻不樂意了:“醫生,這電子的準嗎?你拿水銀血壓計給我量量!”醫生卻解釋說:“現在的專家指南都說了,電子的也準,而且水銀血壓計已經淘汰了!”患者雖然嘴上沒說,但心里一定在懷疑是醫生技術不行,連血壓都不會量了。
醫生不用水銀血壓計,真的是技術不行嗎?其實,隨著醫學的進步,這2個變化常被患者誤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醫生不用水銀血壓計是技術退步嗎?
在很多朋友眼里,用水銀血壓計量血壓是醫生的基本功,而且水銀血壓計比電子的準。
但是,我們現在去醫院看病,已經見不到水銀血壓計的身影,而且醫生也在強調電子血壓計同樣準確。這是怎么回事?
**因為水銀血壓計已經被淘汰了。**水銀,也就是汞,是劇毒重金屬,發生泄漏會對健康造成極大損害,比如神經損傷、胎兒畸形。我國已遵照2017年生效的國際《水俁公約》淘汰了水銀血壓計的生產和使用。并且水銀血壓計的水銀柱容易因為泄漏和氧化而失效,需要定期校準,對于普通人來說反而影響了壽命和準確性。測量時還會受到環境是否嘈雜、袖帶松緊等因素的影響,人為誤差也更大。
20年前的早期電子血壓計由于技術問題確實誤差比較大,給大家留下了不準的印象。**但隨著技術突破,如今的準確性已經和水銀血壓計一樣,完全符合醫用標準。**因此,現在的醫生也更喜歡使用電子血壓計,因為它更方便、快捷、準確。我們大可放心。
二、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肺結節,以前卻沒有?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體檢發現肺結節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甚至是你自己!為什么以前就沒有發現?
不能否認,現在的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像粉塵、顆粒物、有毒氣體等有害物質,通過呼吸進入我們的肺部,日積月累形成肺結節。吸煙、長期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過度勞累、精神壓力大等因素都會增加結節形成的風險。
**更重要的因素是醫學檢查技術的進步。**因為過去我們體檢多是做X線胸片檢查,它僅能發現直徑大于13毫米的肺結節,即使水平很高的醫生也難以用胸片來發現早期肺癌,這往往造成“年年體檢都正常,一發現肺癌就是晚期”的悲劇。而現在高分辨率CT已經被廣泛使用,它甚至可以發現直徑小于1毫米的結節。過去,我國正常人群體檢肺結節檢出率為20%~40%。而現在30~70歲體檢人群肺結節檢出率超過70%!但大家不必恐慌,根據數據統計,最后病理確診的肺癌患者僅為篩查總人數的1%~2%,9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
**那我們該如何監測肺結節呢?**指南推薦:長期吸煙、被動吸煙、接觸石棉等致癌物等的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1次低劑量螺旋肺CT。這種CT的輻射量僅為1年內接受天然放射劑量的1/3,大家不必擔心它的安全性。如果CT發現高度可疑的結節,除了穿刺外,還可以通過PET-CT等無創檢查確診。
這里重點指出的是,肺結節性質的判定一定不能自己上網搜索,必須找專業醫生解讀!
我是心血管內科張醫生,如果喜歡我的科普文章,就請點贊吧!還可以轉發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關注我還可以看到更多心臟病的健康知識!
來源: 心血管內科張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