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是烹飪美食的場所,卻也暗藏著健康的隱患,可能正在悄無聲息地威脅你和家人的健康。以下6大健康隱患,你是否注意到了呢?

一、砧板使用不當,細菌大量滋生

很多家庭習慣一塊砧板“生熟通吃”,切完生肉接著切蔬菜、水果,殊不知這一行為潛藏巨大風險。生肉表面攜帶大量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若與直接入口的食材共用砧板,細菌會迅速轉移,引發腹瀉、嘔吐等腸胃疾病 。此外,木質砧板若清洗不徹底、長期潮濕,容易發霉產生黃曲霉素,這是一種強致癌物,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建議準備至少兩塊砧板,生熟分開使用,并定期用熱水、白醋或專用清潔劑消毒,木質砧板出現明顯裂痕、霉斑時,及時更換。

二、食用油反復使用,致癌物增多

為了節省,不少人會將炸過食物的油收集起來,下次繼續使用。然而,食用油經過高溫反復加熱后,會發生氧化、水解、聚合等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有害物質。

烹飪時,盡量控制好油量,避免炸制過多食物;若有剩余的油,可用于制作油炸食品,但最多重復使用2 次,且發現油顏色變深、出現異味時,應立即丟棄。

三、過期調料仍在使用,有風險

很多人會忽視其保質期。雞精、味精、花椒粉、辣椒粉等調料,開封后若存放時間過長,不僅香味和鮮味會逐漸流失,還可能因受潮、氧化滋生霉菌。過期的醬料,如豆瓣醬、蠔油等,其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食用后容易引發腸胃不適。

定期清理廚房調料,檢查保質期,開封后的調料盡量密封保存,放置在陰涼干燥處。發現調料結塊、變色、有異味時,果斷丟棄。

四、清潔抹布藏污納垢,成細菌溫床

廚房清潔抹布看似不起眼,卻是細菌滋生的“重災區”。抹布吸水性強,使用后殘留的食物殘渣和水分,為細菌生長提供了絕佳環境。研究顯示,一塊普通的廚房抹布,細菌數量可達上千萬個,包括葡萄球菌、霉菌等,用這樣的抹布清潔餐具,反而會造成二次污染。

每次使用后,應徹底清洗抹布,并盡量瀝干水分,放在通風處晾干;或用沸水煮5 - 10分鐘,進行高溫殺菌;建議每1 周更換一次新抹布。

五、抽油煙機清潔不及時,油煙危害大

抽油煙機是廚房對抗油煙的“主力軍”,但如果長期不清潔,表面和內部會堆積大量油污,不僅影響排煙效果,還會導致油煙在廚房內擴散。油煙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此外,長期附著的油污還可能滋生細菌、蟑螂,危害廚房衛生。

每周擦拭一次抽油煙機表面,每3 個月深度清潔一次內部濾網和油盒,可使用專用清潔劑或自制的小蘇打、白醋溶液,輕松去除頑固油污。

六、不及時清理冰箱,容易變“毒箱”

食物在冰箱中存放會攜帶各種微生物,隨著時間推移,冰箱內的環境會變得潮濕,為細菌和霉菌的滋生提供溫床。像大腸桿菌等細菌大量繁殖后,可能污染其他食物,人食用后易引發腸道感染、食物中毒等疾病。

清潔冰箱時,除了冰箱內部的表面還要注意清理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如冰箱門的邊條、縫隙,這些地方容易積聚灰塵和污漬;清理過程中發現有變質、過期的食物,要及時處理掉,不要因為舍不得而繼續保留,以免影響其他食物的品質和健康;清理完成重新擺放食物時,要遵循生熟分開、葷素分開的原則,按食物的種類和保質期合理放置,便于取用和管理,也有利于保持冰箱內的衛生。

廚房健康無小事,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從今天起,重視廚房中的這些健康隱患,打造一個干凈、安全的烹飪環境,為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 健康科普大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