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第 56 個“世界地球日”,通過攝影記錄留下你與地質公園的難忘旅行故事吧。

一、活動背景

為慶祝第 56 個“世界地球日”,宣傳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增進公眾認知世界地質公園、提升中國世界地質公園顯示度、展示中國世界地質公園保護和發展成果。廣東丹霞山、浙江雁蕩山、福建龍巖、山東沂蒙山、北京延慶、安徽黃山、江西廬山等40家地質公園聯合發起“我的地球故事”圖片征集大賽,通過公眾視角記錄與地質公園的難忘旅行故事,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二、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亞太地質公園網絡

**主辦單位:**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廬山世界地質公園、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泰寧世界地質公園、興文世界地質公園、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泰山世界地質公園、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自貢世界地質公園、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神農架世界地質公園、延慶世界地質公園、昆侖山世界地質公園、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敦煌雅丹地質公園、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張掖世界地質公園、長白山世界地質公園、龍巖世界地質公園、武功山世界地質公園、恩施大峽谷-騰龍洞世界地質公園、興義世界地質公園、臨夏世界地質公園、云陽世界地質公園、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協辦單位:**中國地質學會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腳爬客地學科普中心等。

三、活動主題

“我眼中的地質公園——記錄你與世界地質公園的獨特邂逅”用鏡頭捕捉地質奇觀,用影像講述地球故事。

四、活動時間

作品征集:

即日起-5月15日

評審階段:

2025年5月16日-5月25日

結果公布:

2025年5月30日

(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及各主辦單位官網、微信公眾號公示)

五、參與對象

攝影愛好者、地質公園游客、自然保護倡導者。

六、投稿及作品要求

投稿郵箱:
投稿作品發送至郵箱:sgsdxyx@163.com,并標題注明“姓名+作品名稱+聯系方式”。

征稿規則:
1、征稿截至時間:2025年5月15日。
2、要求實名制投稿。
3、 圍繞地質公園展開創作,內容可以涵蓋地質景觀(如奇特的巖石、山脈、洞穴等)、生態環境(動植物資源、自然生態系統)、地質科普知識、地質公園的歷史文化、游客體驗等方面。
4、作品需緊扣 “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的世界地球日主題,突出地質公園的 科學價值、美學價值和文化價值。鼓勵創新表現形式(如故事化、科普化、藝術化等),增強趣味性與觀賞性,內容積極向上。
5、格式:MP4、MOV、AVI等常見格式,分辨率1080P,畫幅比例16:9或9:16等新媒體適配比例。質量:畫面與聲音清晰連貫,完整無瑕疵,確保常用播放器可正常打開。規格:大小≤200M,保留原文件以備獲獎后公益宣傳使用。
6、在原視頻基礎上可作適當符合規律的后期調整、美化修飾,但不得進行無法呈現真實場景的后期處理。
7、作品須為原創,嚴禁抄襲,投稿者須擁有作品完整著作權。每人限投1件(每個視頻計為1件),未成年人投稿需監護人同意。獲獎者需提供身份證明及銀行賬戶信息 以便獎金發放。
8、投稿即授權主辦方用于公益宣傳,不另付稿酬。
9、大賽組委會對本次活動擁有最終解釋權。凡投稿者,即視為其同意本參賽細則之所有規定。

七、獎項設置

一等獎 1名
獎金1000元+電子證書
二等獎 3名
獎金500元/人+電子證書
三等獎 5名
獎金100元/人+電子證書
優秀獎 50名
價值80元地球日文創禮包1份

八、評審流程

評審標準:
1、故事性(40%):視頻內容與畫面的契合度、情感與表達力。
2、畫面質量(30%):構圖、色彩、創意。
3、地質價值(30%):展現地質特征或生態保護意義。
評審流程:
1、初篩階段(由各參評公園負責),由各參評公園初篩剔除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并將符合要求的作品整理歸檔。
2、獨立打分階段(由評委會專家完成),專家對所有符合要求的作品進行獨立評審打分。
3、匯總評分階段(由組織方匯總),所有評委評分結果匯總,由工作人員統計每個作品的平均總分。根據得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確定入圍及各獎項歸屬。
(說明:獲獎名單公布后,活動獎金及文創禮包統一發放。)

來源: 研學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