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岔管理處積極開展守護生命之源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在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屆“中國水周”到來之際,陶岔管理處依托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圍繞“扎實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水安全”主題,邀請淅川縣鄒樓小學33名少先隊員走進陶岔渠首樞紐工程,開展“守護生命之源”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活動中,研學講師以“一滴水的旅程”為切入點,通過趣味授課、有獎問答互動、發放宣傳頁等多種形式向學生介紹“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來源、什么是水資源、水的形態以及我國水資源現狀、如何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等內容。通過生動的講解,學生充分了解到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狀,當屏幕上播放北方土地龜裂的動態影像時,學生屏息凝神,眼神中透出絲絲憂慮。“老師,北方現在有水喝嗎?”一名女生問道,講師微笑著點點頭“自從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后,北方水資源短缺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個工程就像一條巨大的‘水動脈’,將南方豐富的水資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北方,解決了北方一些城市的飲水難題。”
在“節水金點子”互動環節,學生爭先恐后地分享生活中的節水小妙招:“我用淘米水澆花”“洗菜水沖廁所”“發現水管漏水要立刻報修”……稚嫩卻純真的回答,讓節水理念從口號化為具體行動。
隨后,學生在研學講師的帶領下,沿觀景平臺俯瞰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全景。“大家左手邊是丹江口水庫,右手邊是通往北方的輸水干渠。”隨著研學講師對中線工程基本情況的介紹,學生的目光在碧水藍天間流轉,嘴里重復著“混凝土重力壩”“水質自動監測站”“穿黃工程”“沙河渡槽”等南水北調工程重要節點性工程名稱。
在實踐活動現場,學生正全神貫注地跟隨研學講師,認真學習《生命之源》手勢舞。藍天白云下,“滴水在指間,節水在心田,水是一切、生命之源……”的歌聲格外清脆,學生輕輕跟唱。瞧,他們指尖劃出的波浪,仿佛是江河在大地之上奔騰不息;他們雙手環抱地球的動作,傳遞著守護家園的堅定決心。當激昂的童聲再次響起“我承諾:關緊每一處水龍頭,循環使用每一滴水!”時,管理處工作人員捕捉到這珍貴的瞬間,快速地按下相機快門,這一幕,不僅是一場藝術表達,更意味著新時代少年們以自己的方式,對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莊重宣誓。
當節約用水的文明基因融入新一代血脈,南水北調承載的“南北共濟”夢想,必將綻放出更加璀璨的時代光華。下一步,陶岔管理處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的研學實踐活動,持續激發青少年的節水護水意識,為保護水資源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 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