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科普甘肅”系列叢書編委會議在蘭州召開。

省政府副省級領導、省科協主席張世珍主持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楊勇平,省科協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包俊宗,蘭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勾曉華,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馮永成出席會議。

會上,甘肅科技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朱黎明介紹了“科普甘肅”系列叢書編撰背景及實施情況;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資源研究院生態工程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員,“科普甘肅”系列叢書作者陳廣庭,蘭州大學地理系教授、“科普甘肅”系列叢書作者王水獻對創作的地理科普圖書《隴東黃土高原》《渭河上游谷地》《隴南山地》《甘南草原》創作情況進行了交流發言。與會人員對編輯出版“科普甘肅”系列叢書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本書編委會副主任楊永平院士表示,該套叢書的編撰出版對推動科學普及、傳承地域文化、服務地方發展具有特殊價值和作用。他說,省科協牽頭組織這一科普工程,以地理學為基礎,融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全面系統推介隴原地理,具有重大且深遠的意義。他建議,“科普甘肅”系列叢書要在內容優化、表達方式、傳播推廣上持續發力。在內容優化上,要進一步突出科學性與時代性。在表達方式上,要進一步增強科普性與傳播力。在傳播推廣上,要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與覆蓋面。蘭州大學將發揮科研與人才優勢,與省科協、編委會及全體作者同心協力,共同將叢書打造成為兼具科學價值、文化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精品力作,為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服務甘肅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張世珍指出,此次“科普甘肅”系列叢書的編纂,既是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這一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是推動科學普及與文化傳承深度融合的重要工程,更是彰顯文化自信、服務國家戰略與地方發展的創新舉措。

會議要求,“科普甘肅”系列叢書作為我省貫徹落實新修訂《科普法》的一項基礎工作,是“科普三化”中科普資源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各位編委要高起點謀劃、盡職盡責,編撰精品科普圖書;出版單位要在科學傳播、圖書風格、裝幀設計上集思廣益。要打好叢書出版頭陣,為提升公民的科學素質,營造科普創作氛圍;要綱目結合,做好插圖采集和使用,做到圖文并茂;要承前啟后,精心組織,高質量出版“科普甘肅”系列叢書。

記者從省科協了解到,“科普甘肅”系列叢書分為地理卷、創作卷、人物卷三個大系。地理卷叢書立足甘肅特色、科普導向,從不同維度分區域系統梳理了甘肅的地理特征、生態環境、人文特色、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內容豐富、結構清晰、數據翔實,兼具學術性、科普性與可讀性,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創新之作。

來源: 甘肅科技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