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無垠的地球表面,海洋以其廣闊的胸懷覆蓋了超過70%的地表,成為地球上最為神秘莫測的領域,在這片深邃的藍色世界中,孕育著生命多樣性與奇跡。為激發公眾對海洋的熱愛和探索,傳播海洋文化,普及海洋知識,樹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的意識,充分發揮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的陣地職能,4月15日,區文保旅游服務中心(古林古海岸遺跡博物館)特別策劃的“小貝殼 大世界”—珍稀海洋生物標本展在濱海新區博物館正式開展。

在本次展覽中,古林古海岸遺跡博物館精心挑選了一百余種珍稀而奇妙的海洋生物標本,包括有著“長壽龜”之稱的玳瑁、被稱作海洋中“活化石”的鸚鵡螺、體型龐大的澳洲大香螺、絢麗奪目的大法螺、萬寶螺以及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的蜘蛛螺、千手螺、芋螺、筆螺等眾多海洋生物標本,這些展品以獨特的視角向公眾展示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奇妙性以及海洋與人類之間的聯系等,從多個角度解密廣袤而神秘的海洋,為公眾帶來一場海洋生物科普盛宴。讓我們一起走進浩瀚的海洋世界,認識千奇百怪的海洋生命,探索有趣又鮮為人知的海洋故事吧!展覽現場

“小貝殼 大世界”—珍稀海洋生物標本展不僅是一次海洋生命的集中展示,更是以海洋為媒介,架起與公眾之間溝通的文化橋梁,希望通過此次展覽,促進館際之間交流與合作,讓公眾在感受海洋魅力的同時,更深刻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恒命題,呼吁大家保護我們這片賴以生存的海洋!

古林古海岸遺跡博物館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航海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津市科普基地、天津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近年來充分利用大自然留贈給我們不可再生的極為珍貴的地質地理遺產—貝殼堤、珍稀海洋生物標本等豐富的館藏資源,通過“請進來 走出去”多種形式,為公眾普及近一萬年來天津濱海平原因氣候變化等原因而發生的海陸變遷的過程,被譽為“陸地上的海洋博物館”,想要了解更多,請來古林古海岸遺跡博物館參觀吧!

來源: 古海岸遺跡博物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