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撫翠木,繁花滿眼生。從教研中出發(fā),一路跋涉,尋找思維碰撞的詩意和遠方,在課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獲教學的精彩和成長。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如何實現習作單元統(tǒng)整教學是我們當下值得深思的問題!習作單元是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的體例創(chuàng)新,具有習作訓練要素更加集中的特點。為了有效整合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2025年4月15日在洪水小學進行習作單元統(tǒng)整教學研討活動。

集思廣益 精心備課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備課伊始,每一位教師認真研讀課標、深入挖掘教材、切實了解學情,圍繞“習作單元統(tǒng)整教學”這一主題,翻閱資料、觀摩名師課堂,探討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策略,最后確定通過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滲透想象策略和搭建習作支架的方式,幫助學生創(chuàng)編自己的想象世界。

研課磨課 邊思邊悟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未雨綢繆,遇事方從容。課前巧預設,課后善反思。妍課磨課環(huán)節(jié),每一位老師積極主動試課,全面深入反思,不斷完善教學設計,不斷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努力讓自己教學設計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服務。課堂的反復研磨,真正實現了以言代教,以教促學,為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奠定了基礎。

課堂展示 精彩紛呈

楊安娜老師以《宇宙誕生記》的故事導入,巧妙激發(fā)學生興趣,隨后通過“解碼空間密語”的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文本中“與現實相反”的奇妙世界。

王曉媛老師帶領孩子們去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反向想象,他們一起依托對身邊世界的一種觀察,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反向思考,逆向想象,反其道而行之,帶來了很多新現象、新規(guī)律、新突破,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有趣的、想象的新世界。

毛玉香老師和張定超老師則帶著孩子們在“變形想象”的世界里尋找到了無窮的樂趣。兩位老師不但緊扣文本,讓學生感受到了有意思的想象,還通過閱讀、交流,發(fā)現了變形想象中“變與不變”的秘密。

韓愛萍老師則在“登錄想象島”這樣一個有趣情境的激發(fā)下,通過跟孩子們一起梳理前面的幾篇課文,給孩子們提煉出兩個跟前面幾篇課文非常對應的習作支架——想象地圖,來幫助孩子完成想象故事的創(chuàng)編。

主題講座 指引方向

趙曉萍老師的《情境、策略、支架——三下習作單元整體教學思考》專題講座,基于新課標理念,從大單元整體教學的維度出發(fā),給大家分享了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想象策略的滲透以及習作支架的搭建,并提出了許多針對性的建議,讓在場的老師們如飲醍醐,收獲頗豐。

思維碰撞 共促提升

相觀而善之謂摩。研討交流環(huán)節(jié),參與活動的老師們暢所欲言,各年級老師都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大家對呈現的五節(jié)課例均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認為每節(jié)課都緊扣“習作單元指向習作”這一主題展開教學,引導學生親身體驗知識,通過參與知識的生成過程,逐步由學會變成會學,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總結引領 再續(xù)華章

活動尾聲,教育局教研室趙永生主任做指導發(fā)言,首先他高度評價五節(jié)展示課的示范性,研討活動的時效性。同時,趙主任還強調:我們的教學研討應向“序列化、主題化、特點化”邁進,切實提高教學研討活動的時效性、輻射性、引領性。

最后,洪水小學程華副校長對本次教研活動給予了充分地肯定,對老師們的團隊協作精神給予了高度認可。程校長建議,所有的老師繼續(xù)以課標為準,以教材為本、以學生為根,切實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教之美在于鉆研與練習,研之美在于思考與提升。課堂上英姿颯爽,芳華綻放,教研中砥礪深根,屢踐致遠。于教師而言,每一堂課,就是一次思維與精神的探險之旅,每一次教研,都是一場詩意的修行。洪水小學全體語文人將繼續(xù)深耕課堂主陣地,砥志研思,篤行致新。

(趙曉萍 楊國昌)

來源: 民樂縣洪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