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樟樹——這座享有**“中國藥都”**美譽的城市,孕育著一種獨特而珍貴的陳皮品種——樟頭紅。它不僅承載著樟樹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更以其卓越的品質和獨特的價值,在陳皮世界中獨樹一幟。

歷史溯源:千年傳承的藥都珍品

樟樹種植樟頭紅的歷史可追溯至近千年前 ,最初它被稱為化紅,曾作為備受歡迎的水果,憑借其獨特口感遠銷至俄羅斯等地。1958年,樟頭紅更是因突出表現,獲得周恩來總理的親自嘉獎,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其品質的高度認可,也見證了它在當地農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2020年,樟頭紅入選“贛食十味”,再次彰顯了它在江西特色農產品中的卓越地位,成為江西飲食文化和農業產業的一張亮麗名片。

樟樹市洲上鄉作為樟頭紅的核心產區,地理條件得天獨厚。這里三面環水,湖泊星羅棋布,土質為富含養分的油沙質,地下水豐富且水質優良,為樟頭紅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土壤環境。同時,贛中地區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使得樟頭紅柑橘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茁壯成長,充分積累糖分、芳香物質以及各類營養成分,最終造就了樟頭紅陳皮獨一無二的品質。

從外觀上看,樟頭紅柑橘果實呈扁圓形,成熟時單果重100 - 150g。果蒂四周平整或微微隆起,上面分布著獨特的溝棱。其果皮相對較厚,成熟時呈現出鮮艷奪目的橙紅色,表皮猶如精心雕琢一般,油點細密且突出,熠熠生輝。當柑橘被制成陳皮后,這些特征依然保留,成為樟頭紅陳皮的顯著外觀標識。

從內在品質來說,樟頭紅陳皮富含揮發油、橙皮苷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揮發油賦予了陳皮獨特的濃郁香氣,同時能夠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食欲,幫助人體更好地消化食物;橙皮苷則具有出色的抗炎、抗氧化、降低血脂等功效,對維護人體心血管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

樟頭紅陳皮不僅藥用價值高,還能制作出許多美味又養生的藥膳。順應四季變化,合理食用樟頭紅陳皮制作的藥膳,能更好地調養身體,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春季:陳皮春筍煲

材料:樟頭紅陳皮5克、春筍200克、排骨300克、姜片、蔥段適量。

做法:排骨焯水備用,春筍去皮切塊。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1.5小時。

功效:春季肝氣旺盛,易影響脾胃。這道湯中,春筍清熱化痰、利水消腫,樟頭紅陳皮理氣健脾,搭配排骨滋養氣血,能幫助調理脾胃,增強消化功能,還可緩解春季常見的食欲不振、腹脹等問題 。

夏季:陳皮綠豆湯

材料:樟頭紅陳皮3克、綠豆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綠豆提前浸泡2 - 3小時,陳皮洗凈。將綠豆和陳皮放入鍋中,加足量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至綠豆開花,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夏季氣候炎熱,人體易出汗、中暑。綠豆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樟頭紅陳皮能理氣和中、燥濕化痰,二者搭配制成的綠豆湯,既能有效清熱解暑,又能調節腸胃,預防夏季因貪涼飲冷導致的腸胃不適。

秋季:陳皮雪梨盅

材料:樟頭紅陳皮5克、雪梨1 - 2個、冰糖適量。

做法:雪梨洗凈,頂部切開,挖去果核。陳皮切絲放入雪梨盅內,加入適量冰糖和清水,蓋上梨蓋,用牙簽固定,放入蒸鍋中蒸20 - 30分鐘。

功效:秋季氣候干燥,易傷肺陰。雪梨潤肺生津、止咳化痰,樟頭紅陳皮理氣潤肺,此藥膳能有效緩解秋燥引起的咽干口渴、咳嗽少痰等癥狀,滋養肺部,呵護呼吸系統健康。

冬季:陳皮羊肉湯

材料:樟頭紅陳皮8克、羊肉500克、白蘿卜200克、姜片、蔥段、料酒適量。

做法:羊肉切塊焯水,白蘿卜去皮切塊。鍋中倒油,放入姜片、蔥段爆香,加入羊肉翻炒,倒入料酒去腥。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加足量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煮1.5 - 2小時。

功效:冬季人體陽氣內藏,需要補充營養來抵御嚴寒。羊肉性溫,能補腎助陽、溫中益氣,樟頭紅陳皮去腥散寒、理氣開胃,搭配白蘿卜消食化痰,整道湯品既能暖身滋補,又能避免滋補過度導致的消化不良,是冬季養生的佳品。

樟頭紅陳皮,在悠悠歲月中,從江西樟樹的土地上萌芽生長,歷經時光雕琢,成為藥食兩用的珍品。它帶著歷史的厚重、產地的靈韻、品種的卓異,融入四季藥膳,滋養著人們的身心。無論是春季喚醒脾胃的陳皮春筍煲,夏季消暑解渴的陳皮綠豆湯,秋季潤肺生津的陳皮雪梨盅,還是冬季暖身滋補的陳皮羊肉湯,樟頭紅陳皮都以獨特風姿,為生活添彩,為健康護航。愿這顆藥都瑰寶,繼續在時光長河中閃耀,為更多人帶來自然的饋贈與養生的智慧。

來源: 江西省藥膳食養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