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性傳播疾病中極為普遍的一種病原體,全球范圍內,男性終身感染該病毒的幾率可攀升至90%,而女性則為80%左右。盡管HPV在女性宮頸癌中的作用已被廣泛研究,但男性中HPV相關疾病長期以來被低估。近年來,HPV感染與男性頭頸癌、肛門癌、陰莖癌、生殖器疣及男性不育等關聯逐漸被揭示,凸顯了男性HPV防控的重要性。

HPV屬于乳頭瘤病毒科,它是一種雙鏈環狀DNA病毒,專門侵襲黏膜與上皮細胞。根據編碼主要衣殼蛋白的基因L1的基因組序列,科學家們已經鑒定出了200多種HPV亞型,這些亞型大致分為高風險和低風險類型。低風險HPV亞型被認為是導致皮膚、足底疣的原因,口腔、肛門、生殖器疣或尖銳濕疣相關疾病與感染低風險HPV亞型密切相關。最常見的高危HPV亞型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 。其中的16型和18型會導致相關癌癥(包括宮頸癌、肛門癌、陰莖癌和口咽癌)的發生。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對HPV在子宮頸癌、陰莖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和口咽癌發生發展的作用的提供了有力證據。另外,HPV更容易襲免疫力低下者,致使他們更易罹患相關疾病。

一、男性中與HPV感染有關的疾病

大多數HPV感染為無癥狀的一過性感染,會被機體清除,但仍有少數會持續感染并最終導致相關疾病的發生,如圖1。

圖1 男性中與HPV感染有關的疾病(參考文獻4)

1、頭頸部疾病

(1)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近年來與HPV感染相關的HNSCC發病率明顯升高,HPV在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病因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感染了高危型別的HPV通過表達癌蛋白E6和E7來驅動腫瘤的發生。HPV感染引起的HNSCC中,HPV-16和HPV-18亞型占85%,其余15%的HPV亞型主要有HPV-33、HPV-35、HPV-52、HPV-45、HPV-39和HPV-58。值得一提的是,HPV最近被發現與中耳鱗狀細胞癌(MESCC)有關,MESCC是一種罕見的頭頸部癌亞型。

(2)口咽鱗狀細胞癌(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口咽鱗狀細胞癌也屬于頭頸部癌,約50%的OPSCC病例與高危型HPV(如HPV-16、HPV-18)相關。扁桃體的隱窩、其不規則表面及舌基淋巴組織為HPV持續感染創造了有利環境,增加了口咽鱗狀細胞癌發展為的風險。另外,研究顯示,?癌、扁桃體癌、喉癌也與HPV感染相關。
(2)復發性呼吸道乳頭狀瘤病(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RRP):由低危型HPV(如HPV-6、HPV-11)引起,以氣道上皮生長鱗狀乳頭狀瘤為特征,分為幼發型和成人型,后者多通過性接觸傳播。它是頭頸部區域與HPV相關的難治的非腫瘤性疾病,幼發型RRP是由于胎兒通過受感染的生殖道而感染,幼兒通常表現為進行性聲音嘶啞,嘶鳴,甚至會有嚴重的氣道阻塞,且反復發作,目前尚無根治幼發型RRP的方法。成人型RRP的乳頭狀瘤通常是孤立的、不擴散,并且復發率比幼發型低。

2、泌尿系統疾病

(1)肛門癌:公開數據顯示,約90%的肛門癌歸因于HPV持續感染,高危型HPV-16占主導地位。

(2)陰莖癌:陰莖癌是一種侵襲性和相對罕見的鱗狀細胞癌,發生在龜頭或包皮內層,以浸潤性生長和早期轉移擴散到淋巴結為特征,30%~50%的陰莖癌病例中檢測到HPV感染,其中HPV-16占30.8%。

(3)前列腺癌:部分研究提示HPV感染可能促進前列腺癌發生,但證據尚存爭議。

(4)睪丸癌:HPV在睪丸癌中的作用存在爭議。然而,睪丸癌患者的HPV精液患病率較高。因此,國外專家建議在睪丸癌患者診斷時進行HPV篩查,因為HPV感染會反過來在許多部位誘發癌癥。

(5)生殖器疣和尖銳濕疣:主要由低危型HPV-6和HPV-11引起,是HPV感染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

3、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HPV可通過感染精子影響生育能力,導致精子活力下降(弱精子癥)、DNA碎片指數升高及抗精子抗體形成。約16%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的精液中檢出HPV,顯著高于普通人群。動物實驗表明,HPV感染可能干擾胚胎發育(如HPV-16和31亞型)和著床率(如HPV-11、16、18和31亞型),降低輔助生殖技術的成功率。此外,HPV在男性不育中的負面作用,可能還與增加附屬腺(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中其他細菌感染有關。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會發布的醫學輔助生殖指南中指出,精液中HPV是唯一與輔助生殖結果有臨床關聯的病毒因素,對于患有HPV精液感染的不孕夫婦接受輔助生殖時,建議采取精子清洗和HPV佐劑接種的新策略。

二、防治措施

目前男性HPV疫苗已上市,接種HPV疫苗可以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例如,九價疫苗(Gardasil-9)可預防HPV-6、11、16、18、31、33、45、52、58型感染,覆蓋90%的致癌型別。另外,接種HPV疫苗有治療輔助作用,對已感染HPV的男性,疫苗接種可加速病毒清除,有研究顯示,86%的接種者在6個月內實現精液HPV-DNA轉陰,并改善精子參數。柳葉刀子刊研究發現,針對16至26歲男性群體,四價HPV疫苗展現出了卓越的預防功效,特別是在大幅減少由HPV6、11、16及18型病毒所引發的外生殖器病變與肛門疾病的發生率上,成效尤為顯著。

三、篩查與診斷

高風險人群進行篩查,包括HPV陽性伴侶者、有生殖器疣或癌前病變者、男男性行為者、HIV感染者及不明原因不育男性。

四、治療策略

外科手術:針對HPV相關癌前病變(如陰莖上皮內瘤變)或惡性腫瘤(如OPSCC)進行手術切除。
輔助生殖技術中的病毒清除:使用透明質酸酶洗滌精子,可有效清除附著于精子表面的HPV病毒,提高輔助生殖成功率。

五、公眾教育與政策推廣

提升男性對HPV感染的認知,尤其針對青少年和年輕男性普及疫苗接種的重要性。醫療專業人員需加強對高風險人群的HPV相關疾病篩查和宣教。

六、結論與展望

HPV感染在男性中的疾病負擔日益顯著,涉及癌癥、生殖健康等多方面。疫苗接種是預防HPV相關疾病的核心手段,但全球接種率仍不理想,尤其在男性中亟待加強。未來需進一步優化篩查策略、開發新型治療性疫苗,并通過多學科合作提升HPV防控體系的覆蓋率和精準性。

參考文獻

[1]Ntanasis-Stathopoulos I, Kyriazoglou A, Liontos M, A Dimopoulos M, Gavriatopoulou M. Current trends in th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fection. J BUON. 2020;25(3):1281-1285.

[2]Araldi RP, Sant'Ana TA, Módolo DG, et al. The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related cancer biology: An overview. Biomed Pharmacother. 2018;106:1537-1556.

[3]Bruni L, Albero G, Rowley J,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estimates of genital human papillomavirus prevalence among m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Glob Health. 2023;11(9):e1345-e1362.

[4]VGarolla A, Graziani A, Grande G, Ortolani C, Ferlin A. HPV-related diseases in male patients: an underestimated conundrum. J Endocrinol Invest. 2024;47(2):261-274.

[5]Goldstone SE, Giuliano AR, Palefsky JM, et al. Efficacy, immunogenicity, and safety of a quadrivalent HPV vaccine in men: results of an open-label, long-term extension of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Infect Dis. 2022;22(3):413-425.

作者:操龍斌 南方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醫學檢驗科主管技師

來源: 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