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粗糧對健康的貢獻:

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

谷類的蛋白質含量約為8%~12%,但谷類的食用量大,故而谷類也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

全谷物的蛋白質含量低于精制谷類,但燕麥的蛋白質含量豐富。雜豆類的蛋白質含量豐富,約占20%,且氨基酸組成與大豆類似,尤其是富含谷類蛋白質缺乏的賴氨酸。塊莖類的蛋白質含量不高,但也富含賴氨酸。故而谷類與雜豆類、塊莖類的蛋白質可以互補。脂肪含量少

谷類的脂肪含量較少,約含2%;其中玉米和小米中的脂肪較多,約含4%。谷類的脂肪主要存在于糊粉層及胚芽中,大部分為不飽和脂肪酸,還有少量磷酸。保留糊粉層和胚芽的全谷物的脂肪含量高于精制谷類。雜豆類和塊莖類的脂肪含量低,約占1%。

豐富的B族維生素

谷類是膳食B族維生素,尤其是硫胺素(維生素B1)的重要來源,玉米、燕麥、蕎麥等富含煙酸、維生素E等,小米、黃米、玉米、燕麥、蕎麥等含富含葉酸、玉米黃素、生物類黃酮等植物化學物。

谷類的B族維生素主要存在于谷皮和糊粉層,經過精加工的精制谷物中B族維生素大量流失。腳氣病就是因為只吃精制谷物而致硫胺素(維生素B1)缺乏從而造成營養缺乏性疾病。雜豆類的B族維生素比谷類更豐富,塊莖類也富含B族維生素。部分雜豆類和塊莖類還富含維生素C以及花青素、葉黃素、植物多糖等植物化學物。

粗糧還含有較多的礦物元素,如鈣、磷、鐵、鉀、鎂等。

鑒于粗糧的營養價值和健康效應,2022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天應吃50~150克全谷物食物,相當于全天谷類的1/4~1/3;一日三餐中至少應有一餐的谷類食物有全谷物或雜豆類。

來源: 《父母必讀》